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24日10:20|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月24日訊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1月21日發表了題為《星巴克或梅格·瑞恩的問題》的文章。文章稱,英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不斷降低,這其中有媒體的原因,也有選民自己的原因。
全文摘編如下:
又有一項研究發現英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率有所降低。Edelman公司通過調查發現,去年英國政府的信任率從48%跌至44%。(令人奇怪的是,商界的信任率比這稍高,而且去年未發生變化。)在所有接受調查的人中,隻有13%相信政客會說實話,“無論實話多麼復雜,或者多麼不受歡迎”。
政客們或許擔心,如果他們直言不諱,他們將會為此承擔嚴重的后果。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這其中的部分原因要歸咎於媒體,因為媒體總是想挑起黨派之間的斗爭(就好像所有的領導人都是機器人一樣,他們必須要在所有問題上都與同事保持一致意見)。或者,媒體總是希望看到政客“說錯話”。有時候,某位政客僅僅是承認事情發生了變化,所以政策也需要隨之調整,但是這也會讓媒體在雞蛋裡挑骨頭。不過,選民也有一定責任,原因是我們更願意相信那些兜售過分簡單的解決方案的人(比如向富人征稅、將問題歸咎於移民),而不願意傾聽那些詳盡地解釋某一問題的聲音。這也是為何歐洲最近出現了民粹權利崛起的現象。
昨晚,我與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 University)現代三藝課程(PPE,指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的一些學生探討了民主問題,並努力想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我想到的其中一件事情是,現在的年輕人在一個消費者選擇的時代長大﹔他們可以從星巴克點咖啡,供他們選擇的咖啡有很多種。最后的結果就是,他們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種咖啡。
或者,這也可以被稱為梅格·瑞恩(Meg Ryan)問題。在1989年上映的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中,梅格·瑞恩扮演的角色向餐廳服務員提出了一系列特殊要求(比如色拉調料要放在盤子的一邊),當時我們感覺這很可笑。已經步入中年的英國人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長大,當時的選擇還很有限。我記得有一次在餐廳吃早餐的時候,我要求服務員在早餐裡加一點蘑菇。那位女服務員說,“菜單上有蘑菇嗎?”我說沒有。她回答說,“那麼,我們就不提供蘑菇,就是這樣。”那時,咖啡隻有兩種選擇:加牛奶或者不加牛奶。
實際上,民主就是妥協的問題。我們所有人同時點飲料,那麼我們會得到一個混合飲料,其中包含拿鐵、焦糖漿和薄荷茶。這不符合任何人的口味,但是如果你特別渴,那麼你也會將它喝下。
現在,我們已經無法忍受這種方式了。如果商品有問題,我們會要求退貨。如果不合民意的競選團隊贏得了選舉,我們會怨聲載道,並且試圖對執政集團進行破壞(這樣一來,國家就更難運行)。或者,我們譴責媒體、譴責集團利益,或者是那些蒙騙了我們這些選民的人。網絡讓各種各樣的陰謀論廣為傳播。
我們如何才能回到那個彼此信任並願意妥協的時代?很明顯,問題似乎與經濟有關:政客未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而且事實証明社會不平等的程度在逐漸加深。2014年英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所以今年的公眾情緒或許會有所好轉。但是,人口問題依然是個長期問題。如果勞動力越來越少,那麼經濟增長將很難實現。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王棟)
經濟學人,海外網,政府信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