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03日12:11|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月3日訊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1月2日發表了題為《新年新開始》的文章。文章稱,新年伊始,菲亞特以4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克萊斯勒的剩余股份,合並后的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的目標是成為“速度和效率的典范”。
全文摘編如下:
新年伊始就爆出了這樣一筆大型收購案,這的確有些出人意料。當地時間2014年1月1日,意大利菲亞特集團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宣布達成協議,意大利汽車制造商菲亞特將會控制美國合作伙伴克萊斯勒集團的全部股份。
一定程度上而言,收購計劃塵埃落定是塞爾吉奧·馬爾喬內(Sergio Marchionne)的個人勝利。馬爾喬內在菲亞特集團和克萊斯勒集團同時擔任CEO。2009年,菲亞特幫助克萊斯勒逃過破產的劫難﹔從那時起,馬爾喬內就希望實現兩個公司的完全合並。最近幾個月,有人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如果馬爾喬內不能與克萊斯勒的小股東——UAW旗下的一家退休醫療基金會,也就是人們熟知的“自願員工受益協會”(VEBA)——達成協議,那麼兩家公司的跨大西洋聯合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UAW持有克萊斯勒41.5%的股份。從之前的情況來看,雙方在收購價格方面的尖銳分歧很可能會導致克萊斯勒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馬爾喬內警告說,這將會加大兩家公司融為一體、共同打拼的難度。
2009年,菲亞特集團收購了克萊斯勒20%的股份。在隨后的幾年裡,菲亞特達到了美國政府設置的障礙性條件,並支付了克萊斯勒集團余下的紓困貸款﹔因此,其持有的克萊斯勒股份不斷增加。在1月1日達成的協議中,菲亞特集團將會從自己的銀行賬戶中拿出17.5億美元支付給VEBA,克萊斯勒集團將會分擔19億美元。此外,克萊斯勒同意在合並之后再向VEBA支付7億美元,分4次支付,每次1.75億美元。
此次的收購比菲亞特最初希望的價格要高,但是UAW一開始的要價也超過了50億美元。消息人士稱,UAW之所以決定壓低價格,或許是因為發現自己提出的IPO幾乎沒有得到金融市場的支持。馬爾喬內和菲亞特董事長約翰·埃爾坎(John Elkann)對兩家公司實現完全合並的前景表達了強烈的“感情”。兩人向兩家公司的員工發送了電子郵件,號召員工們“繼續團結合作”,共同把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打造成“速度和效率的典范”。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將會証明,這一收購對克萊斯勒和菲亞特的轉型都異常重要。克萊斯勒是底特律三大汽車制造商中規模最小的一家,菲亞特則是一家處境艱難的歐洲汽車制造商,合並后的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或許會成為真正的全球汽車巨頭。但是,法國思邁汽車信息咨詢公司(IHS Automotive)的史蒂芬妮·布林利(Stephanie Brinley)對此持謹慎態度,她認為兩家公司合並不一定會取得成功。她表示,“接下來的問題是,你如何把兩個弱小的選手整合成一個強大的選手。”10年以來,菲亞特在歐洲市場的銷量最差,而且它在至關重要的拉美市場也在艱難掙扎。10月份,菲亞特大幅下調了對2013年的盈利預期。相比之下,克萊斯勒的利潤率較高。克萊斯特的盈利額將會幫助維持菲亞特的運轉,但是從長期來看,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必須將年產量提到600萬部左右﹔如果想要比肩通用汽車、豐田和大眾,那麼它還要多生產一些高檔車。
正如馬爾喬內和埃爾坎在致員工的電郵中所言,兩家汽車制造商已經合並了重要的業務,比如說產品開發。舉例來說,重新貼標的克萊斯勒汽車在歐洲藍旗亞(Lancia)生產線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而且以菲亞特汽車為基礎的平台讓克萊斯勒可以擴大自己的品種。其中的一款車就是新款吉普切諾基SUV,這款車是北美年度卡車獎的有力爭奪者。如果最終奪魁,那麼這將會加大馬爾喬內實現其宏偉目標的可能性。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
經濟學人,海外網,菲亞特,克萊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