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海外網海外網>>國際>>外媒集萃>>經濟學人>> 正文

中國城市窺探:陣痛后尋求重生的甘肅省白銀市

2014年01月15日10:02|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月15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月11日發表了題為《西北並沒有那麼嚴峻》的文章。文章稱,作為礦業和重工業中心,甘肅省白銀市正在努力對自己進行改造。

全文摘編如下:

1956年,白銀市最大的礦業公司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宣布成立﹔在這之后的幾十年裡,這家大型國有企業一直是中國主要的銅供應商。另外,該公司還利用當地的礦藏為全國供應著大量的鋅、鉛和硒。如今,地下埋藏的礦物已經接近於枯竭。白銀市位於中國貧瘠的西北省份甘肅,坐落於黃河流域,擁有1700萬人口。盡管白銀市還存有一些礦藏和冶金廠,但是它必須找到其他的經濟增長點。

問題並不是突然之間就出現的。當白銀市還在挖掘其他礦井並維持產出時,在1956年開發的礦井就已經於1988年耗盡並關閉﹔中央政府在2003年宣布白銀市正在走向“資源枯竭”,並在2008年宣布在白銀市展開試點計劃,以實現該地的轉型。如果白銀市成功轉型,那麼數十個類似的城市就可以從中得到經驗和教訓。

西北師范大學的王海飛在其研究中指出,幾個原因導致白銀市的轉型非常復雜。他表示,該市地理位置偏遠、缺乏水資源、對地下礦藏的依賴非常嚴重﹔另外,該地國有企業的管理者能力不足,未能對企業進行結構重組,也未能實現技術升級。他們沒有對當地的技術工人進行有效培訓,也沒有從中國的其他地方引進管理型人才。王海飛寫道,“很明顯,白銀市的轉型非常困難。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旅程。”

盡管白銀市依然是一個形勢嚴峻的工業城市,盡管這裡的很多人依然在艱難地維持生計,但是該市已經採取了一些前景光明的初步舉措。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已經得到重生,現在叫做白銀有色集團公司。該公司不僅獲得了新的投資者,而且該公司還宣布,自己採取的策略將會擺脫對該地逐漸減少的礦產資源的依賴。白銀有色集團公司的官員張金龍(Zhang Jinlong,音譯)承認目前還有很多問題,但是他表示,公司斥巨資來提升技術,而且在生產效率和減少污染方面已經看到了成效。該公司還在中國其他地區甚至是其他國家(其中包括南非和秘魯)獲得了對某些資源的控制權。

最近,白銀市開始致力於打造多元化經濟。甘肅省政府和中央政府均對該市提供了幫助。中央政府已經宣布,對於被定義為“資源枯竭”的69個城市,國家的年度撥款將會提高5%,總共達到168億元(合27億美元)。

這些地區的宏觀發展戰略是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來管理的。發改委的官員表示,這69個城市共擁有60萬名失業礦工,另外還有180萬人處於最低生活水平。一位發改委官員說,“資源富饒的城市為中國的經濟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這些城市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新問題和新技巧

規劃者需要讓這些城市吸引到新型產業。就白銀市而言,亞洲發展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為其提供了幫助。自從2008年以來,該銀行一直在為白銀市的產業轉型提供政策建議,並提供了8000萬美元的貸款。亞洲發展銀行北京分行的負責人哈米德·謝裡夫(Hamid Sharif)表示,白銀市的新任市長汪海洲擁有現代化觀念和商業理念,他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成績。亞洲發展銀行表示,自從自己參與進來之后,一處高科技園區的企業數量已經從55個增至124個。在該園區工作的員工已經從1800人上升到超過1.4萬人,總產出從12億元上升至141億美元。

康視達隱形眼鏡廠就是該園區的一家企業。在這裡,260名員工使用的是從韓國和日本進口的精密設備,他們每年生產的有色隱形眼鏡數量為2000萬隻,其中大多數出口到東南亞國家。該公司的董事長唐順初認為,中國國有企業頑固守舊的思維方式制約了白銀市的發展﹔為了恢復白銀市的活力,就需要更多的外來者(比如他本人)。

唐順初驕傲地說,康視達改寫了中國從韓國進口隱形眼鏡的歷史,而且還讓中國可以與韓國在第三方市場展開競爭——盡管到目前為止,他的公司僅僅是把產品批發給其他公司進行轉售。唐順初表示,康視達的確需要建設品牌認知度,但是他堅持認為,“我們的產品質量出眾,而且在未來,我們的產品肯定會以自己的品牌進行銷售。”

白銀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是白銀市的另一個新型經濟區,這是由甘肅省政府和白銀市政府聯合出資建立的。這個商業園區佔地50平方公裡(合20平方英裡)。該園區的一位官員王俊英(Wang Junying,音譯)稱,這一園區正在幫助新企業進行自我推銷,而且還幫助這些企業從銀行和投資者那裡獲得資金。

該園區的一期工程主要聚焦於化工公司,這些公司可以使用園區的中心測試實驗室來進行質量控制,而不必再把樣品送到外省進行檢測。二期工程將於2014年開放,目標是吸引電子產品公司入駐。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像王俊英那樣積極樂觀。在某個工業園區工作的一名員工抱怨說,白銀市充斥著“舊式的思維方式”。他說,“這裡的人認為,隻要投入足夠的資金,一切就會發生改變。但是,有誰願意在這裡居住或者工作呢?”

亞洲發展銀行的謝裡夫承認,吸引到技術嫻熟的工人將會十分困難。但是他同時也指出,白銀市剛剛起步的風能和太陽能產業很有發展潛力。如果努力發展這類產業,那麼白銀市或許可以在工業衰退中享受一個令人愉悅的副產物:空氣質量的提高。2002年,該地的二氧化硫濃度曾經達到規定限度的15倍。在2013年,據《白銀日報》稱,該市有334天“空氣質量良好”。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中國城市窺探:走在改革前沿的廣東省佛山市

(責編:郝偉凡、王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經濟學人,海外網,甘肅省白銀市,中國城市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圓臉大賽”爆紅網絡 圓臉惹人愛完爆瓜子臉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