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13日10:43|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月13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月8日發表了題為《AK-47為何如此受歡迎?》的文章。文章解釋了AK-47突擊步槍現在依然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全文摘編如下:
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Mikhail Kalashnikov)於2013年12月23日去世,享年94歲。但是他在66年之前的發明“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Avtomat Kalashnikova)還會繼續發射出很多顆子彈。這款步槍是在1947年制作完成的,故得名“AK-47”。AK-47突擊步槍在1949年首次被蘇聯軍隊使用,如今AK-47及其眾多衍生品被80多個國家的武裝部隊所使用,至於使用這些武器的非正規軍人就更多了。沒有人知道具體有多少支AK-47在世界上流動:1億支是個比較合理的估測。作為世界上所有槍支的一部分——當然也沒人清楚世界上總共有多少支槍——AK-47大約佔據了其中的十分之一以上。那麼,為何這個逐漸老去的蘇聯發明依然佔據著當今武器界的主導地位呢?
全世界都感覺到了AK-47的文化影響。在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導演的電影中,反派角色對它的精准性大加贊美。墨西哥的犯罪分子大肆吹噓自己的“山羊角”——這是他們對AK-47的昵稱,因為AK-47子彈夾是弧形的。在非洲一些地方,AK-47被視為推翻殖民地統治者的標志,卡拉什(Kalash)是一個非常流行的男孩名字。莫桑比克的國旗中有AK-47的圖案。在黎巴嫩,一種綽號為“本·拉登”的特殊型號AK-47的售價是標准版AK-47的兩倍,因為在一些視頻中,人們曾看到基地組織前頭目本·拉登攜帶著這種型號的AK-47。
這款槍並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其操作裝置並不復雜﹔它甚至也不是特別精准。但是,AK-47的簡易性正是它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與其他突擊步槍相比,AK-47的移動部件之間有著較大的間隙。這有損於精確性,但是卻意味著其可靠性較高。無論蘇丹的風沙還是尼加拉瓜的淤泥如何妨礙它的發揮,但是其部件都不太可能被徹底阻塞。設計AK-47的初衷是供戴著厚厚的防凍手套的蘇聯士兵使用,但是由於其操作簡單,沒有受過訓練的新兵(其中包括孩子)也可以使用。這些特點就解釋了為何AK-47的需求量現在依然很大。
不過,它的成功也與大量供應有關。蘇聯希望在其盟友之間實現軍事裝備標准化,所以把大批武器儲備運到了友國。蘇聯還在這些國家建立了工廠,批量生產AK-47突擊步槍。(另外,蘇聯也不關心版權,這就意味著非法生產的AK-47大肆擴散。)這款槍已經擴散到了全世界。但是,在那些受蘇聯影響不大的國家,AK-47的流行程度則沒有那麼高。直到現在,菲律賓的犯罪分子依然更傾向於使用M16的各種衍生品。M16是美國出產的突擊步槍,菲律賓軍隊使用的M16是從美國購買的。
由於AK-47的主導地位已經確立並且非常穩固,所以它很難被取代。在敘利亞,一些照片顯示有些士兵使用的是FAL突擊步槍﹔從某種角度而言,FAL突擊步槍要優於AK-47。但是,FAL突擊步槍的盛行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因為這款槍的子彈很難獲得。瑞士研究機構“小型武器調查”(Small Arms Survey)的研究人員尼古拉斯·弗洛奎因(Nicolas Florquin)說,FAL突擊步槍使用彈殼長度為51mm的子彈,但是在沖突地帶,這種子彈比老款AK-47使用的子彈(彈殼長度為39mm)要少得多。或許最根本的原因是,戰爭的基本要素在二戰之后並未發生太多改變。無人機和智能武器讓富裕國家的軍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其他地方,在那些正在上演血腥沖突的地區,大多數戰斗依然遵循著類似於二戰的模式。在戰爭大幅演變之前,AK-47依然會非常有用,一如半個世紀以前。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王棟)
經濟學人,海外網,AK-47,槍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