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09日11:56|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月9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月4日發表了題為《更深層次、更好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文章。文章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是該協定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全文摘編如下: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Trade Agreement,簡稱NAFTA)於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之前,支持和反對該協定之間的爭論非常激烈。經歷了20年的發展歷程,現在終於可以確定:北美自貿協定的支持者贏得了這場爭論。
在北美自貿協定創立之前,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就已經很好地相互融合,因此雙方之間的貿易沒有出現大幅躍升。但是,在1993年至2012年間,美國與墨西哥的貿易額卻增長了506%﹔相比之下,美國與非北美自貿協定會員國家的貿易額僅增長了279%。2011年,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兩國的貿易額相當於美國與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日本、韓國這6個國家的貿易額之和。曾經參加總統競選的羅斯·佩羅(Ross Perot)之前預測說,隨著墨西哥大量搶走美國的工作崗位,人們將會聽到“巨大的吮吸聲”,但是他的預測一直沒有成為現實﹔如果說這20年裡美國的工作崗位流向了別處,那也是流向了中國,而不是墨西哥。從航空航天業到汽車業,各類工業的供應鏈在北美三國之間來回交織。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商品中有40%的成分來自美國,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商品中有25%的成分來自美國。由於三國的能源產量都有所提高,北美工廠(Factory North America)也正在建立起來。
在三個國家中,加拿大的人均GDP在過去的20年裡增長最快﹔但是,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墨西哥與兩個規模更大、更富裕的市場聯手,所以它才是北美自貿協定的最大受益者。來自進口商品的競爭提升了墨西哥制造業的生產力﹔外國直接投資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北美自貿協定的會員身份為墨西哥國內政客致力於市場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撐,並且為墨西哥的其他自貿協定提供了模板。該協定並未幫助墨西哥彌補與加拿大和美國在收入層面的巨大差距,但是它幫助墨西哥變得更加穩定、更加繁榮。美國和墨西哥都應該對此進行慶祝。
但是,貿易中的最大成績都是在北美自貿協定的早期生涯中取得的﹔近些年,北美自貿協定對貿易的推動作用逐漸消退。如果該協定想要繼續做出貢獻,那就需要完成三件事情。首先,跨邊境貨物運輸業務需要徹底改革。把貨物從墨西哥運到美國需要等待的時間太長﹔大多數基礎設施過於陳舊﹔鐵路員工和搬運工人依然自由出入邊境。允許貨物在抵達邊境前進行預檢的舉措遲遲未能實行,原因是美國堅持要求,當自己的報關代理人在美國和墨西哥的交界地帶執行任務時,他們應該被允許攜帶槍支,但是這違反了墨西哥的法律。實際上,美國的這一要求完全是沒有必要的。
搭建橋梁,不要挖掘溝壑
北美自貿協定還應該更加努力地避免區域性貿易協定帶來的負面作用。這類貿易協定的風險是,會員國之間願意進行貿易活動,但是卻不願與其他非會員國進行貿易活動。區域性自貿協定如何為更廣泛的貿易自由化搭建橋梁?在這個問題上,北美自貿協定應該做出榜樣。舉例來說,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別尋求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實際上,它們應該聯合行動。北美自貿協定本身也應該尋找一種合理的方式,邀請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和拉丁美洲的國家成為其新會員,進而把自由貿易擴展到整個美洲。
最后,三個國家應該允許更加自由的人口流動。自從生效以來,除了為“專業人員”創立了專門的簽証類別之外,北美自貿協定幾乎沒有再觸及勞動力流動這一層面。美國現在並不打算採納歐洲式的邊境開放政策,但是為經常往返於美國的墨西哥人提供更加慷慨的免簽待遇將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編譯:郝偉凡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
經濟學人,海外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