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海外網海外網>>國際>>外媒集萃>>經濟學人>> 正文

日本人口連續7年下降 將對經濟造成多重影響

2014年01月07日12:17|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月7日訊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1月2日發表了題為《逐漸減少的日本人》的文章。文章稱,日本的人口數量已經連續7年出現下降,這將會帶來一系列的經濟問題。

全文摘編如下:

2013年,日本人口下降了24.4萬人,這是日本人口數量連續第7年下降,而且也是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這一趨勢看起來仍會繼續下去。根據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行推測,日本人口在2050年將會比2010年減少3000萬人(如果根據最悲觀的預測,同期減少的人口數量將會是3700萬人)。

我們實際上並不清楚這一變化將會給經濟帶來何種影響,對政治的影響就更加難以確定了。作為一篇金融類文章,本文原打算探討日本人口減少對養老金層面的影響。日本的養老金一部分是由未來工人的收入來埋單,因此工人數量減少就意味著養老金資金來源的減少。這樣造成的實際影響或許是退休時間延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盡管日本正式的退休年齡是65歲,但是實際上,日本男性的實際平均退休年齡已經達到了69歲。如果你的養老金收入不夠多,那麼你將會被迫繼續工作。

但是人口減少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於養老金層面。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口增長才是正常情況。當然,兩次世界大戰中斷了人口增長的趨勢,但是戰后一般會出現生育率的回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人口大約減少了250萬人,但是到1931年,法國人口就差不多回到了1914年的水平。當然,法國人口增長在1945年之前都非常緩慢,但是當時法國擔心的是人口增長停滯,而不是人口減少。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工業革命之前的情況,我們會發現那時的人口數量波動更大,原因是人口增長一超過了糧食供應,就會受到“馬爾薩斯陷阱”的束縛。(“馬爾薩斯陷阱”指的是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歷史學家依然在探討為何會發生工業革命(實際上,他們探討的是這到底能不能算一次革命)。不過很顯然,如果沒有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勞動者就無法從從農業轉向工業,工業革命進而也就不會發生。

據巴黎經濟學院(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的托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稱,在1700年至2012年間,人口增長對所有經濟增長的貢獻大約佔到了一半。當然,在人口數量下降的時代(就像日本那樣),各個經濟體的人均經濟增長很可能會增加﹔單個人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富足。

盡管如此,人口減少依然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大多數福利體系都是建立在現收現付的機制之上(即福利是通過當前的稅收收入來支付的),所以隻有在支付人數超過提取人數時才會運轉良好﹔人口數量減少將會導致非常尷尬的數字。如果養老金機制是像保險一樣銷售給了選民,那麼情況就更加嚴重﹔在這種機制下,由於選民得到的份額與購買的數量有關,那麼選民自然就會拒絕養老金改革。所以,西班牙如何讓選民接受養老金改革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因為西班牙的改革規定,除非養老金計劃處於盈余狀態,否則就會限制養老金與通脹挂鉤。

但是,人口數量增長也與房價升高有關﹔房地產牛市的古老諺語之一就是“他們沒有帶來更多土地”。但是在一個人口數量下降的國家,房地產價格卻可能增長。這會改變那些把房產視為儲蓄金的小型儲戶的思維嗎?這會讓人們更傾向於租房嗎?接下來就是債務問題。債務一般是按名義價值計算的。如果人口和GDP均出現了下降,那麼人均債務和債務所佔GDP比例均會上升。這必然會導致人們不願再增加自己的債務。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一種清晰的經濟模式能夠在債務不能穩定增長的情況下維持良好的運轉。

接下裡的問題是工資。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黑死病泛濫的時期:當時人口數量下降的趨勢和日本現在的情況類似(但是人口下降的速度比日本更快),這進而導致了勞動力短缺,從而帶來了工資提高。這或許是工人們經歷了多年實際工資水平下降和利潤所佔GDP上升之后的報復?(在14世紀晚期,農場主們對此進行了回擊,結果導致歐洲佃農的起義。)另一方面,本刊的“自由交流”專欄(Free Exchange)不久前刊文表示,迅速的人口增長會帶來貧富差距的降低,而人口增長停滯不前則會加大貧富差距。在1700年之前的年代,貧富差距遠遠比現在要大,當時的財富集中掌握在控制了土地的精英集團手裡。

一些國家(包括美國和英國)比日本擁有更好的人口前景,部分原因在於這些國家的移民水平較高。但是,移民引發了諸多政治問題,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選民的憤怒情緒,並且讓堅持民粹主義的右翼政黨贏得了民眾的支持。日本遲遲不願接受移民。歐洲人會選擇關閉邊境嗎?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做了,那麼等到他們年老時,養老院到哪兒去雇用護工呢?

在接下裡幾十年裡,有關人口的問題將會成為重大經濟和政治事件的背景﹔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對人口問題是否給予了充分的關注目前尚不清楚。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美國人口出生率與經濟增長存在必然聯系嗎?

印度人口問題,未來面臨挑戰

(責編:郝偉凡)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經濟學人,海外網,日本人口,人口下降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圓臉大賽”爆紅網絡 圓臉惹人愛完爆瓜子臉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