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09日11:49|來源:海外網|字號:
埃及前總統穆爾西的支持者舉行抗議示威活動(資料圖)
海外網1月9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月4日發表了題為《今年不會再像去年那麼糟》的文章。文章稱,阿拉伯媒體在回顧2013年時幾乎全是悲觀負面的情緒。
全文摘編如下:
浮華的小城邦迪拜興奮地宣布,自己憑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年煙火秀贏得了吉尼斯記錄﹔但是在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首都,人們都是帶著憂郁的心情步入了新年,幾乎感覺不到節日的歡慶氣氛。從開羅到貝魯特,從大馬士革到巴格達,在這些阿拉伯文明的歷史中心,人們對過去的一年一致給予了黯然的評價——而且對今年的預期也充滿了悲觀的情緒。
《生活報》(Al-Hayat)是阿拉伯世界最具影響的日報之一,總部位於倫敦。該報的編輯加桑·沙爾貝勒(Ghassan Charbel)在一篇極具煽動性的社論中說出了一些朴素的事實。沙爾貝勒稱自己的消息來源是一位匿名高級政客。沙爾貝勒筆下的這位匿名政客建議說,我們應該摒棄所有的偽裝。我們應該承認,阿拉伯之春雖然推翻了獨裁者,但是卻讓我們脆弱的國家陷入了教派沖突和部族沖突之中。我們應該承認,為巴勒斯坦而奮斗已經從我們的思想中消退,我們的內部爭吵已經讓以色列獲得了最大的勝利,而且還沒有損失一兵一卒﹔而且我們的核心斗爭如今已經演變成了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斗爭。在經歷了所有的血腥和屠殺之后,從伊拉克到敘利亞再到更廣闊的地區,我們應該承認,我們阿拉伯人已經不想繼續生活在一起。
資深敘利亞人權活動家瓦利德·布尼(Walid al-Bunni)為新建立的網站“一切為了敘利亞”(All4Syria)撰寫了一篇同樣絕望的總結性文章。“難道我們必須要等待可怕的宗派戰爭自己耗盡精力嗎?難道隻有這樣幸存者才會最終得出結論:這是一場誰都不可能贏得勝利的戰爭,雙方的狂熱隻能帶來死亡、倒退和災難?難道隻有那時他們才會意識到,唯一一種獲得共同的勝利方式就是阿拉伯人居住在一起,堅持開放和民主的思想?”
埃及專欄作家比拉爾·法德爾(Bilal Fadl)在開羅出版的《獨立日報》(Al-Shorouk)中刊登了一封寫給朋友的公開信。他的這位朋友是2011年埃及革命的活動家,如今在監獄中郁郁寡歡。法德爾寫道:“今年(指2013年)是令人絕望的一年,我在今年的最后一天給你寫下了這封信。今年,埃及的夢想是建立一個能夠帶來自由、尊嚴和社會公正的平民國家,但是這個夢想卻演變成了一場噩夢。如今,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政權的陰影之下——它的思想裡充斥著武力,它的軍隊用於鎮壓百姓,它從表面上來看是為平民服務,但是卻僅僅把自由賦予了那些為它唱贊歌的人。”
卡爾·夏洛(Karl Sharro)是一位在倫敦居住的黎巴嫩裔伊拉克人,他的文章素以大膽的諷刺而著稱,這也為他贏得了廣泛的網友支持。他試圖以一種更輕鬆的方式來回顧過去的一年。夏洛套用了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話,他在Twitter上寫道,“我希望自已能用某種好消息來結束這一年。但是,我沒有這樣的消息。你願意接受兩個壞消息嗎?”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
經濟學人,海外網,阿拉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