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14日12:29|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月14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月11日發表了題為《一切都是政治》的文章。文章稱,曾經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國防部長的羅伯特·蓋茨在其回憶錄中對奧巴馬進行了批評,副總統拜登也未能幸免。
全文摘編如下:
永遠要當心那些沉默的人。羅伯特·蓋茨(Robert Gates)是美國政府的元老級人物,他在喬治·W·布什的第二任期擔任國防部長,並在奧巴馬的第一任期留任。但是,他撰寫的一部極具煽動性的回憶錄卻顯示出,他或許並不是傳說中那深不可測、鎮定自若的團隊協作者(奧巴馬團隊甚至把他昵稱為《星球大戰》裡的絕地大師“尤達”)。
在黨派分化嚴重的美國政府,羅伯特·蓋茨是鮮有的幾位跨越兩黨任職的元老之一。在其職業生涯期間,蓋茨一共為8位總統效力過。喜怒無形於色的他這次卻在書中滿懷激情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讓美國政府大吃一驚。他表達了自己對國會的極度厭惡(他的結論是:大多數國會議員都目光狹隘、能力不足、粗魯無禮、容易動怒、自私自利、虛偽做作)。他寫道,由於議員們“永遠處於憤怒的狀態”,國會聽証會經常會演變成“袋鼠法庭”(指非正規的法庭)。在老布什任總統期間,蓋茨還曾擔任中情局局長。他在書中坦承,軍隊的傷亡令他感到十分痛苦,讓他幾乎不能自已。
蓋茨的著作以《責任》(Duty)為題目,非常簡單。在書中,蓋茨表達了對奧巴馬總統的核心集團的蔑視。其中,他最為不屑的是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蓋茨寫道,“在過去的40年裡”,拜登“在幾乎所有主要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問題上都是錯誤的”。他把奧巴馬的親密助手貶低為乳臭未干、咄咄逼人、喜歡猜疑、經常泄密的人。蓋茨稱,奧巴馬團隊在對待國家安全問題時更傾向於微觀管理,這種傾向已經超過了“自理查德·尼克鬆和亨利·基辛格之后”的任何一屆美國政府。蓋茨認為,奧巴馬政府沒有兌現在國防開支和軍隊同性戀問題上的承諾,這也深深刺痛了他﹔蓋茨聲稱:“與奧巴馬政府達成的協議隻有在其擁有政治便利性時才有效”。
不過,歷史學家最感興趣的或許是,蓋茨對奧巴馬的描繪更多是悲哀,而不是憤怒。奧巴馬比蓋茨小18歲。共和黨的外交政策鷹派人士宣稱,蓋茨的著作証明了一點:由於奧巴馬忽視了軍隊、不願起到領袖作用,所以導致伊拉克和敘利亞遭受浩劫。持這種觀點的其中一位共和黨人就是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
蓋茨的著作對奧巴馬的抨擊則沒有這麼直白。蓋茨筆下的奧巴馬總統願意統領政治顧問,願意做出艱難抉擇,比如奧巴馬在2009年決定向阿富汗增兵。但是,根據蓋茨的敘述,奧巴馬卻不願意承認這些決定是自己做出的,這一點令人感到奇怪。奧巴馬反對伊拉克的“惡性”戰爭,但是卻支持阿富汗的“良性”戰爭。向阿富汗增兵的提議標志著奧巴馬最終贏得了白宮的爭論。宣布了阿富汗戰爭的必要性並對自己的選擇分析了數月之后,奧巴馬最后提出了如何贏得勝利的計劃。但是,國防部卻開始懷疑奧巴馬是否真心想要參加阿富汗戰爭。蓋茨描述了2011年的一次會議。由於美國與阿富汗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Hamid Karzai)的爭吵,再加上時任美軍駐阿富汗總指揮官的大衛·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發表了毫無助益的簡報,這次會議被蒙上了一層陰影。蓋茨回憶說:“總統不相信自己的指揮官,也不願忍受卡爾扎伊,不相信自己的戰略,而且認為這場戰爭與他無關。對他來說,唯一重要的就是抽身而出。”
蓋茨認為小布什和奧巴馬之間有一定的共同點。他表示,兩人都沉默寡言、待人冷漠,在對待國會議員或者有可能成為盟友的外國領導人時都十分傲慢。蓋茨自稱是一名現實主義者,對使用武力持懷疑態度,所以他的戰略世界觀應該與奧巴馬更為相近。但是,蓋茨難掩對奧巴馬的失望之情,他認為奧巴馬對待自己的外交政策就像是一位置身事外的觀察者。“我認為奧巴馬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舉措是正確的。”蓋茨寫道。“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為政治利益服務的。”作為奧巴馬團隊中鮮有的共和黨人,奧巴馬贏得了蓋茨的尊重,但是似乎永遠不會贏得他的喜愛。
*《責任:一位戰時國防部長的回憶錄》(Duty: Memoirs of a Secretary at War),作者:羅伯特·蓋茨。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王棟)
經濟學人,海外網,羅伯特·蓋茨,奧巴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