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0日11:57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7月20日电 近日《经济学人》发表题为《阿拉伯国家的资源不能挥霍无度》的文章。
全文(上)编译如下:
伊拉克北部的空气中常常弥漫着甜甜的芳香,你的脑中是不是已经浮现出了一幅野花点点、绿草茫茫的平原春色图呢?然而这种气味却是由遍及这里每一寸土地的石油而散发开来的——随处可见的开采井口冒着熊熊烈火,油罐车轧着崎岖的路面留下了一路的油渍,而它的目的地便是库尔德山间烟囱耸立的炼油厂。其实伊拉克最为盛产石油的地方还不是这里,而是位于通往南部的沙漠——那里的石油简直是从地面直接渗出来的。要是这个国家族群之间的暴力争斗能够停止的话,那生活在液体黄金之上的全体伊拉克人民一定会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就如其他阿拉伯人一样。
全球46%的石油探明储量(以及1/4的天然气储量)都位于19个阿拉伯国家的地下,其中储量最多的那些国家更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获取石油资源。沙特和科威特最易开采石油的地方,其最低成本只需每桶3美元,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高端的水力压裂页岩油气技术人员带来了日趋激烈的竞争,而当地石油开采工人却还不以为然的原因。
这种在美国人眼中的现代钻井技术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奇迹般地使美国成为一个能源自给的国家——但是采用这一技术的开采成本却远远高于每桶100美元。不过尽管阿拉伯地区富含烃类物质,然而分布并不均匀——沙特阿拉伯一国就占据了巨额储量。事实上,阿拉伯国家中只有8个通过能源出口成功致富,不过其中仍有几国十分惹眼。酋长国卡塔尔国土面积很小,却有约14%的家庭资产超过百万美元,这一比例可谓世界之最。如果把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分到25万本国国民手中,那每个人可以拿到70万美元(卡塔尔210万总人口中有85%是外国工人)。
阿拉伯海湾国家的平均收入几乎是也门、苏丹和毛里塔尼亚的50倍。但这一差距可能并不会永久地持续下去。一些较为贫穷的阿拉伯国家虽然并不太可能成为第二、第三个卡塔尔,但其中许多国家(如也门、突尼斯、苏丹和埃及)也已经开始出口石油天然气,而迟迟没有动作的那些富含能源的穷国也开始有所行动了。摩洛哥直到现在为止仍然完全依赖于能源进口,但她目前正在进行海上能源勘探,并对该项工程抱有很大的希望。毛里塔尼亚的石油公司已经开始在其大陆架上开采能源,而摩洛哥伸向大西洋的大陆架也具有与毛里塔尼亚相似的地质条件。
许多这些潜藏的矿脉都是沿着西撒哈拉长长的海岸线分布的。西撒哈拉的主权目前仍然存在争议,而摩洛哥在40年间实际控制了这一地区。不过在没有争议的水域同样也存在着丰富的潜藏矿脉。地中海东部水域的大型天然气田也是蜿蜒曲折,跨过了多国的海上国界。多年以来,埃及一直在这一水域钻井采气,而最近以色列也开始不甘落后、迎头赶上。黎巴嫩已经结束了国家内部喋喋不休的争论。有朝一日,加沙也应该会在人头济济的国土范围内分得一杯羹(当地除了人以外也就剩下燃料能源了)。在巴勒斯坦的另一地区西岸,已经有以色列公司在其山地地下发现了少量原油储量,西岸可能未来也会从中受益。
甚至约旦最终也可能不必再依赖于邻国的燃料供给。石油价格最近几年一直徘徊在100美元附近,如果能长期稳定在100美元水平之上的话,约旦60%国土之下蕴藏的页岩油资源将会凸显出其商业价值——不过这个“如果”非常重要。本报曾于1999年作出预测,油价可能会暴跌至每桶5美元。随后油价却是一路飙升,于2008年达到最高的每桶145美元。如今,产油地区政治局势动荡,亚洲地区需求急剧增长。
据此,有些人认为尽管全球石油产量正在扩张,但目前供需之间的弱势平衡可能很难打破。然而经验表明,长期的价格高企会刺激石油勘探的大量投资,并提升现有设施的采油能力。20世纪70年代便是如此。在当时高油价的影响下,人们纷纷进行能源囤积,而阿拉斯加和北海的石油生产也变得有利可图起来。然而结果却是之后80年代的油价崩盘。尽管当时亚洲需求也在上升、供应也存在冲击(如两大石油出口大国之间历经八年的“两伊战争”),但油价仍然持续下跌,阿拉伯石油生产商受到了重创。沙特阿拉伯和利比亚的人均GDP锐减了1/3,直到20年之后才重新回到了1981年的水平。不过到了今天,即使油价走势重蹈覆辙,阿拉伯大型石油生产企业也已是今非昔比了。
在过去的十年间,这些大型企业所积累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19个阿拉伯国家的GDP总和(2.9万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躺在了主权财富基金和外汇储备之中。但是许多国家政府为了维稳所加大的国家支出,仍已到达了可能难以为继的程度。对于沙特阿拉伯而言,目前所谓的保持财政平衡的油价水平(石油出口国为平衡预算而必要的石油价格)已经超过了每桶80美元,而阿尔及利亚已经到了110美元。其中阿尔及利亚的政府收入,有70%依赖于能源出口。这两国政府固然都可以采取削减支出的简单方法,但这却隐含着政治风险。其实,政府还可以尝试提高当地能源价格等措施。
在整个阿拉伯地区,强大的资源政治和家族政治互相盘根错节,吞噬了大量经济发展潜能。阿拉伯的石油工业每年总共可以贡献7500亿美元的产能。然而据IMF的估计,其中有2400亿美元(约占1/3)浪费在了国内消费者的能源补贴上。沙特阿拉伯每升汽油价格还不到0.20美元,国内能源消费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石油总产量的1/4,如果按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25年内沙特阿拉伯就别想出口石油了。去年整个阿拉伯地区的国内石油消费总量上升了5.2%,这一增速是世界任何其他地区无法比及的。从1980年持续至今,海湾地区国家的石油消费量甚至保持了年均6%的增速。
对于富国而言,目前应该还能应付——但也不是能够永远这样下去。但对于穷国而言,如此的能源补贴已经显现出了毁灭性的恶果。就拿也门来说,该国政府为了让燃料价格维持低位,要花费相当于也门GDP6%的财力,比该国在卫生、教育上的支出总和还要多。这些补贴大多是针对柴油的补助,因为用来灌溉也门最为重要的农作物卡特的水泵需要使用柴油作为燃料(卡特是一种可以令人产生欣快感的灌木,也是一种使几百万人安定的镇静剂)。
埃及在能源补贴上的财政压力也很大,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达到了180亿美元(与也门一样也大大高于在公立学校和医院上的支出),几乎完全构成了该国11%的预算赤字率。这在过去可能还可以搪塞过去,因为埃及以前多数能源是由国有企业供应的,能源补贴并非通过现金而是以隐性的方式进行操作。但是随着国内能源消费的快速上升,埃及最近已经成为了一个净进口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从2011年2月启动改革时的360亿美元,已经降至160亿美元。
据IMF测算,有2/3的阿拉伯国家,能源补贴与GDP的比例超过了5%,而这些国家粮食补贴与GDP的比例平均只有0.7%。当然也不可否认,在埃及这些国家,廉价的交通费用鼓励了人们出行的需求,便宜的电力价格也吸引了高耗能行业(如化肥、水泥)的投资。但是这却带来了公平问题,既得利益的通常都是工厂的厂主和使用汽油的大户。IMF估计,苏丹能源补贴中的50%流向了最富的1/5人口,而最穷1/5的却只拿到了3%。(王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