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8日09:54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6月28日电 《经济学人》日前发表名为《水泥业复苏了?》的文章,本网编译如下:
水泥和石油、钢铁一样,是对快速发展的经济重要的商品。水泥的功用甚多,没有什么材料可以与他媲美。它可以建造房屋、道路和大型基础设施。水泥是一个大生意:世界水泥制造商每年收入高达2500亿美元。中国水泥市场占到全球需求和产量的一半,主要有当地的工厂提供。在中国以外,六个大型国际公司包括Buzzi, Cemex, Heidelberg, Holcim, Italcementi 和 Lafarge,一共占据了40%左右的市场,但是这行生意还很少获得人们的关注。
很多业内人士乐见如此。生产水泥的公司多很少发声。水泥是一种基本的粘合剂,它的配方几百年都不变。虽然业内努力让水泥生产过程更环保点,但是水泥仍然是一个有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尽管如此,投资者仍应该更加关注这个行业。伴随着建筑业在发达国家的衰退,在经历了几年艰难时期后,现在水泥业复兴在即。收购狂潮让各大水泥制造商成为全球水泥巨头,当这些巨头处理好由于收购狂潮导致的资产负债表损失,市场的水泥需求正在增长。
行业结构也使得水泥公司缺乏关注。水泥体积庞大,价格便宜,在既靠近提供重要原料的石灰石采石场有靠近客户的大型工厂进行生产是明智的。水泥运费成本高,因此陆运距离很少超过200里(320公里),所以使得它的市场大多在本地。它的行业准入门槛也很高:新的水泥厂必须一年生产100万吨,但是厂房最少造假大约为2亿美元,相比而言,现有的公司扩大规模更便宜些。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水泥行业容易出现寡头垄断,导致会阶段性的引起管理部门的兴趣。
少量水泥经由海运进入市场带来一些竞争力。但是是有3%的全球生产量是跨国交易。产能过剩而沿海地区又有水泥厂(主要用于通过海运为本土市场供货)的国家可以将多余的水泥倾销至邻近沿海国家,从而限制了该国的水泥价格。在远离大的出口国(如中国、日本、土耳其)和内陆国地区,水泥价格更高、利益更丰厚。
尽管水泥也许不是全球性的,但其消费跟其他广泛交易、与经济扩张关系紧密的商品是一样的。近年来,新兴的经济体迅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崛起:他们现在消耗了全球90%的水泥产量,这个份额似乎仍在增长。而在发达国家,建筑和桥梁建设越来越少,所以对水泥的需求长期处于下降趋势。
20年来,面临着国内市场不断下降的状况的世上水泥制造商巨头们,不断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总部位瑞士的Holcim,现在大量获取的利润中70%来自第三世界;法国的Lafarge,也紧随其后。但是,根据调查公司Phil Roseberg of Sanford C. Bernstein称,在这场对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最优秀公司的争抢中,水泥巨头们出价过高,导致“一连串价值破坏”。因为水泥制造是一个本土生意,规模效应导致跨国公司成本优势要低于国内公司。
金融危机以来,大型水泥公司都经历了在发达国家的暴跌销售。在他们进入的新兴市场中,新产能的增长导致价格下降。同时不论在哪,能源费用作为一大笔花销,都有所上升。但是汇丰银行认为水泥行业复苏已经有了基础。大多数大型水泥公司都已处理好自己的资产负债,降低了成本。在亚洲地区市场需求仍在增长。美国房建量在增长,即使欧洲的仍因经济衰退而萎靡不振。由于天然气的供过于求导致的煤价下跌,降低了能源费用,不过,仍然坚挺的油价阻碍了公司远距离运输水泥,各地仍然保持着寡头垄断。
然而,光明的前景也许不会场景。一些新型的经济体可能已经处在快速成长的建筑业造成的水泥紧缺阶段尾期。据Bernstein说,土耳其和马来西亚乃至中国的部分地区水泥需求可能在未来五年达到顶峰。这样的话,人们期望的水泥价格和利润的复苏也许不会像水泥材料本身那么持久稳固了。(衣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