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2月10日12:07|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2月10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月8日發表了題為《奧朗德將前往華盛頓》的文章。文章稱,法國總統奧朗德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一次提升法國科技形象的機會。
全文摘編如下:
30年以前,一位社會黨法國總統乘飛機來到美國的硅谷,一睹未來世界的風採。法國是互聯網雛形Minitel的誕生地,而當時的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非常熱衷於科學技術。在硅谷訪問期間,他會見了一位29歲的硅谷企業家——史蒂夫·喬布斯,這給了密特朗很多啟示。如今,另一位社會黨法國總統即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而且其行程之一就是造訪硅谷。不過,弗朗索瓦·奧朗德對科技則沒有那麼友好——另外他還需要說服美國,法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了。
此次訪問是1996年之后法國總統對美國進行的首次國事訪問。奧朗德將會受到高規格的接待,其中包括正式白宮晚宴、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乘坐“空軍一號”出行。從很多角度來說,奧朗德現在訪美是一個絕佳的時機。法國不僅是美國最早的盟友。奧朗德還宣稱,當外界質疑美國對國際事務漫不經心時,法國將會成為美國最強硬的歐洲朋友。自從2012年當選法國總統以來,奧朗德將法國軍隊派遣至馬裡,以驅逐與基地有關的伊斯蘭武裝分子。近期,他還派遣軍隊進駐中非共和國,以避免當地的戰事演變成種族屠殺。
在中東地區,法國也出乎意料地表現出了強硬的立場。去年8月,奧朗德承諾要“懲罰”動用化學武器襲擊平民的敘利亞政府,而且法國的戰斗機已經准備就緒,隨時准備對敘利亞進行空中打擊——直到奧巴馬決定尋求國會的批准,對敘動武的態勢才暫停下來。與伊朗進行核談判時,法國外交部長洛朗·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堅持要求讓伊朗做出更嚴格的保証,結果導致核談判陷入僵局。法國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並不想與英國爭奪美國的寵愛——這“並不是選美比賽”,一位助理官員說道。實際上,在是否對敘動武的問題上,法國對於自己被美國晾在一邊的事實耿耿於懷。但是,從很多角度來看,美國需要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中東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
在華盛頓停留期間,奧朗德與奧巴馬還有更棘手的問題需要討論,其中主要是法國對私人數據保護和谷歌這類美國大型公司的稅收地位的擔憂。但是,奧朗德最難堪的時刻很可能會在硅谷出現。當密特朗與喬布斯見面時,他拋開國有化,接納了私人企業和“大眾信息技術”的理念。奧朗德剛剛宣布了自己的經濟改革計劃,承諾要實行對企業更為友好的政策,如降低工資水平、減輕企業的公共支出負擔等。但是,這些舉措尚未付諸實踐。根據民意調查,在法國投資的美國投資者的信心在2013年降至新低。另外,正如一位負責跨大西洋業務的法國商人所言,人們依然沒有忘記,正是奧朗德“提出了對年收入百萬歐元以上者征收75%的所得稅”的政策。
因此,奧朗德希望展現法國的另一面:敢於創新、精通技術、對企業持開放態度。同奧朗德一同出訪美國的有幾位創新型企業家:比如拼車網站BlaBlaCar的創始人和醫療設備制造商Carmat的創始人。現在,BlaBlaCar網站每月運輸的人數已經超過了歐洲之星(Eurostar)高鐵。去年,Carmat公司研發的人工心臟首次植入人體內。與奧朗德同行的還有法國數字經濟部長弗勒·佩勒林(Mr Hollande),她是法國新創企業的強力支持者。另外,她還不斷勸說奧朗德要更加關注企業家,並大力宣傳她口中的“法國科技”(La French Tech)。奧朗德原來對待企業家的態度非常強硬,不過現在已經有所緩和。他本來想提高新創企業的資本收益稅,但是在企業家們舉行了大型在線抗議之后,奧朗德撤銷了這一計劃。
即便如此,奧朗德也很難推銷法國的新形象,而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人們對於稅收的擔憂。法國向來對顛覆性技術持懷疑態度,尤其是當這種技術觸及文化或者是威脅到本土企業時。去年,法國工業部長、佩勒林的上級阿爾諾·蒙特布爾(Arnaud Montebourg)堅決拒絕雅虎公司收購法國在線視頻分享網站“每日影像”(Dailymotion)75%的股份。(蒙特布爾也隨同奧朗德訪美。)最近,當移動手機應用Uber打車在巴黎建立業務之后,法國的出租車司機罷工演變成了暴力打砸事件。在巴黎,停在路邊的出租車非常稀少,所以Uber打車才看到了商機。盡管法國政府為了限制Uber已經出台了強制性“15分鐘”法令,即從2014年1月1日起乘客使用Uber等互聯網打車服務從預訂到上車必須等待15分鐘的時間,但是出租車司機們依然不滿。
1984年,密特朗通過與喬布斯的會面獲得了極大的啟發,他領導的法國政府甚至承諾為每一所法國學校都配備一台微型計算機。當時蘋果計算機是一個選擇﹔甚至有傳言說,喬布斯將會在法國建立工廠。但是最后,法國政府選擇了當地一家計算機制造商。余下的事情就眾所周知了。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王棟)
經濟學人,海外網,奧朗德訪美,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