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海外網海外網>>國際>>外媒集萃>>經濟學人>> 正文

中國企業污染數據走向透明化

2014年02月07日15:47|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2月7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月7日發表了題為《迷霧中的透明》的文章。文章稱,根據中國政府頒布的環保新法規,中國企業的污染數據將會更加透明。

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一般不鼓勵公眾向地方官員施壓、進而促進政策的執行這種方式。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最近中國卻決定將公眾也納入環境法規執行的體系之中。根據1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法規,中國環境保護部要求1.5萬家企業公布空氣污染物、污水和重金屬排放量的實時數據。環保主義者對此表示熱烈的歡迎。

環保部已經要求這些公司安裝監控設備,並向監管機構匯報結果。但是,這一規定在執行時仍然遭遇了不少困難,其中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地方官員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而不是防治污染。中國的領導人希望,及時公布數據能夠改變這種情況。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等非政府機構為新政策的實行做出了貢獻。2006年,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開始公布多家企業的污染數據,希望借此向這些企業施加公眾壓力,並帶來一些好的變化。但是,該中心提供的數據尚不夠全面。

中國最大的一些污染型企業一年才公布一次污染數據。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盡管許多城市的整體空氣質量數據更加透明,但是人們依然希望得到一個解決環境污染的辦法。他說,“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要確定具體的污染源。”

中國政府也需要找到解決環境問題的辦法。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2012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010年,中國有120萬過早死亡的人群與環境污染有關。中國環境保護部在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稱,2010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GDP的2.5%,這大約是2004年的兩倍。另外,環境污染引發的公眾不滿也是中國政府非常關注的問題。

新規定要求某些類別的數據每個小時發布一次。這就意味著,如果一些企業想要在夜晚非法運營,或者在應該停工時依然運轉,那麼就會被監管機構抓個正著。新規定還詳細闡述了違反規定的標准,因此公眾更加有據可依,進而可以更好地向企業施加壓力。如果當地官員再想包庇地方企業不受監管,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地方環保局已經開始監測數據了,但是它們尚未建立起讓公眾可以瀏覽這些數據的網絡體系。新規定中的某些措辭也可能會減少其約束力,比如新規定稱,監測污染物排放量和公布數據的工作是企業的“應盡的責任”,並“敦促”企業履行這些責任。盡管如此,環保新規定依然是中國對抗環境污染邁出的重要一步。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2014環境表現指數公布 瑞士居首中國第118

技術和環境無法兼得?造紙業証明並非如此

(責編:郝偉凡、王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經濟學人,海外網,環境污染,環保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北影學霸校花爆紅 中國各校校花美貌大PK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