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海外網海外網>>國際>>外媒集萃>>經濟學人>> 正文

透過達沃斯論壇看全球經濟的未來

2014年01月28日11:45|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月28日訊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1月24日發表了題為《短期的貪婪,長期的偏執》的文章。文章稱,通過達沃斯論壇,我們可以了解一下各大公司的CEO們對當前世界經濟的看法。

全文摘編如下:

有很多人對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持批評態度——其中主要是一些記者,他們抱怨自己的同行在冰天雪地中享受著美好時光。在這裡,有太多的發言都以這樣的話開始:“我同意富人應該繳納更多的稅,但是……”,然后便把發言重點放在了“但是”上。然而,與世界上任何其他論壇相比,達沃斯論壇傳達的信息更加豐富,它為我們了解大公司對當前世界的看法提供了一個溫度表。今年的達沃斯可以一分為二,即短期的貪婪和長期的偏執。這一點比較耐人尋味。

貪婪來自於各大公司對許多市場的樂觀情緒——尤其是對美國市場的樂觀。人們愈加相信,經濟復蘇是實實在在的,美國資本主義已經施展出了令人不可思議的魔法。美國各大公司的老板們依然在抱怨奧巴馬政府管制過多,而且白宮某些人對資本主義十分不屑﹔但是,他們卻歡迎奧巴馬為推進貿易而做出的努力,而且對美國貿易代表麥克·弗羅曼(Mike Froman)和商務部長潘妮·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禮貌有加。對財政的擔憂也有所緩解,其中一位CEO表示,“鑒於中期選舉即將到來,即便是現在這屆國會也不會做出過於愚蠢的事情”。美國商界人士重新開始討論未來的投資,盡管他們的投資信心尚未在投資數據上顯示出來。

世界其他各國的情況看起來沒有這麼樂觀,但是也並非特別糟糕。英國和日本獲得了類似的評價。在經濟層面,“安倍經濟學”和“卡梅倫經濟學”都獲得好評,但是外交政策層面卻引人擔憂。對於所有CEO而言,假如日本與中國爆發戰爭或者英國退出歐盟,那麼對他們來說都是十分不好的意外消息。至於中國,許多CEO已經接受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事實,而且他們中有很多依然在抱怨在中國賺錢變得愈加艱難﹔但是,他們並不懼怕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對於絕大多數大型新興市場而言,它們的情況和中國差不多。

真正前景一片黯然的就隻剩下歐元區了。一位公司老總將歐元區稱為“活死人之地”,所以對歐元區的投資熱情依然蕩然無存。但是,這位老總也指出,人們對於歐元體系將會崩潰的擔憂有所減少——並且人們也不再懼怕歐元區的疲軟將會傳染給世界經濟體系。

簡而言之,大型公司對短期未來的信心已經達到了10年以來的最高點。但是,信心十足的背后依然存在著烏雲。一位銀行家指出,在未來的14個月裡將會進行大約50場選舉。但是,新型技術和老牌資產均面臨著賺錢的新機遇(Facebook不斷上漲的股價讓謝麗爾·桑德伯格躋身於億萬富翁之列,私募股權公司貝萊德集團悄無聲息地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投資管理集團)。增長依然是人們關心的話題。

但是,人們對於長遠未來依然心存擔憂,這種擔憂幾乎接近於偏執。現在,人們擔憂的最大問題是就業。CEO們表示,隨著經濟逐漸復蘇,他們也會慢慢增加員工數量,但是新增員工的數量肯定不會像經濟衰退之前那麼多了。另外,對就業的恐懼的核心原因在於技術。公司老總們信心滿滿地表示,機器人和智能軟件將會為他們的公司生產出質量更佳的產品,而且會為公司帶來更多利潤。但是,在公司能夠創造多少就業崗位的問題上,他們的信心卻大打折扣。另外,他們還毫無保留地表示,西方國家的工人非常不適合未來的時代,這一點令他們非常沮喪。

令人奇怪的是,科技公司的老總們往往是最為樂觀的,但是他們在就業問題上卻是最為悲觀的。谷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援引了《經濟學人》雜志上周的封面報道。他再次提到了工業革命導致工作消失的這一類比,並表示數字革命對工作崗位造成的沖擊將會持續數十年。其他老總還擔任社會不平等的影響——首先是對政治的影響,最終會演變成對他們的公司以及對他們本身的影響。一位來自歐洲的代表表示,“如果社會認為我們創造的是財富而非就業,那麼社會將會把矛頭指向我們。”一位銀行家擔心,針對資本主義發起的反擊將會比金融危機帶來的痛苦更加嚴重、更加持久。

達沃斯的參與者們如此迅速地就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這非常振奮人心。但令人擔憂的是,目前還沒有對抗這一問題的政策。所有人都同意需要對教育進行徹底改革,但是如何進行改革的具體措施還為之甚少。一些人對網絡課程抱有很大信心﹔另一些人建議要謹慎行事,這其中包括施密特。一些CEO認為,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是繼續培訓﹔另一些CEO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社會創造一些什麼都不需要做的“窗口”工作,就像日本那樣。在日本,那些已經落伍但是還無法解雇的工薪階層沒有任何工作可做,每天從窗口看風景就行了。

對於不平等問題,教育是爭議較少的解決方案。那麼再分配呢?毫無疑問,這必然也會成為解決方案的組成部分。幸運的是,達沃斯的每一位參與者在回答這一問題時都會說:“我同意富人應該繳納更多的稅,但是……”。

編譯: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2014達沃斯參與者調查:可口可樂CEO社交關系最廣

2014冬季達沃斯參與者調查:女性僅佔15%

(責編:郝偉凡)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經濟學人,海外網,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圓臉大賽”爆紅網絡 圓臉惹人愛完爆瓜子臉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