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2月08日12:33|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2月8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月8日發表了題為《這其實是一個大洲》的文章。文章稱,與國內各省的貿易不平衡相比,中國的國外貿易不平衡程度顯得微不足道。
全文摘編如下:
寧夏是位於中國西北部的一個自治區,該地的人口數量大約為630萬,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穆斯林,也就是沿著絲綢之路來到該地的先驅者的后代。早期的貿易活動造就了寧夏特有的種族融合,如今寧夏迫切地想要重振該地的貿易體系,進而實現經濟多元化。目前,寧夏的經濟對煤礦、金屬礦和化學產品的依賴過重。
在貿易方面,寧夏希望把該地出產的營養莓果賣給注重身體健康的人,把經過認証的清真食品賣給注重靈魂修為的穆斯林,並把上等紅酒賣給那些不擔心身體、也不擔心靈魂的人。如果這些想法能夠獲得成功,那麼它們將會幫助寧夏彌補其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巨大貿易差距——以及與中國其他地區的貿易差距。
中國的國際貨物貿易規模已經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中國的各個省份之間也互有貿易往來,但是它們之間的貿易狀況距離平衡還差得很遠。如果把中國各省份看作一個獨立的經濟體,那麼它們與中國其他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之間會存在巨大的貿易赤字和貿易盈余。
2012年,中國最大的貿易赤字絕對數額出現在中部省份河南。(河南也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在這一年,流入河南省的商品和服務淨價值5800億人民幣(合960億美元)。但是,同期的最大貿易赤字相對數額均出現在中國的西部省份。寧夏的貿易赤字大約相當於其GDP的40%,這比任何一個國家的經常賬戶赤字相對於GDP的比例都要高。此外,中國的青海省、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的貿易赤字相對於GDP的比例甚至超過了寧夏。
這些貿易赤字反映了中國的“西部大開發”政策,該政策是為了向西部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西部的貧窮省份從中國其他地區純“進口”大量商品和服務,因此這些地區在消費和投資上的開支已經超過了其收入。在2012年,寧夏的投資率為GDP的89%。西藏被譽為“世界的屋頂”,不過其投資率已經沖破了屋頂,達到GDP的101%。
寧夏的省會銀川隨處可見投資的痕跡。外國公司正在幫助修建一座豪華酒店和購物中心,這座建筑的外形很像一條飛翔的龍。未來,國際品牌將會進駐該購物中心。但是,這裡並非所有的東西都是“進口”而來的。在建筑工人居住的宿舍外堆著一些煤,這是當地生產的。
編譯:郝偉凡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
經濟學人,海外網,中國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