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25日11:44|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2月25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2月21日發表了題為《改變之風》的文章。文章稱,距離台風“海燕”的襲擊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遭受重創的菲律賓城市塔克洛班開始滿懷信心地展望未來。
全文摘編如下:
Costa Brava是位於菲律賓塔克洛班市的一個沿海居民點。它一側臨海,一側臨港。11月8日黎明時分,當台風“海燕”掀起的巨浪登陸Costa Brava時,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制造了災難性的破壞。Costa Brava是該市最貧窮的地區之一,這裡的房屋弱不禁風,根本無法抵擋台風“海燕”的威力。Costa Brava幾乎被夷為平地。據該地的幾名幸存者之一布茨先生估計,當地居民中大約有一半在那天早上就被奪走了生命。他們之前接到了撤離的建議,但是很多人因錯誤地估計了台風“海燕”的威力而選擇留下來,結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布茨失去了自己的4個孩子。
台風“海燕”過去一個多月之后,其他一些沿海重災區依然很荒涼。塔克洛班附近的大部分地區與老照片中的一戰戰場差不多:數百棵倒下的大樹﹔曾經的房屋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另外還有被台風掀翻的轎車和貨車。盡管大多數遺體已經被清理,但是偶爾還是會發現遇難者的尸體。到目前為止,僅塔克洛班一地的死亡人數就達到了近2500人。遇難的總人數大約為6000人,而且仍有1800人左右仍處於失蹤狀態。
盡管遭受了如此重創,塔克洛班卻顯示出了復蘇的跡象。該市的某些地區已經恢復通電。在官方疏散中心登記的人數已經迅速下降至1.8萬(最初的人數為22萬),街頭市場已經重新開放。大部分街道上的廢墟已經被清理干淨。
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在於迅速到來的外國救援力量。在“海燕”登陸菲律賓的最初幾天,該地的民政部門已經無法運轉,哄搶行為非常猖獗。但是現在,一條穩定的物流通道保証了該地民眾的基本需要。整個菲律賓境內仍有300萬人需要緊急食品救援,目前救援食品的分發處於良好狀態﹔另外,為即將到來的耕種季分發水稻種子的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進行。目前,該地幾乎沒有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而且也沒有爆發破傷風之類的疾病。根據之前的記錄,這種自然災害之后往往會伴隨發生破傷風這類病症。
事實上,塔克洛班市政府已經開始考慮未來如何更加有效地應對台風災害。許多人稱贊菲律賓人面對自然災害時的頑強精神,但是塔克洛班市政府的高級官員Tecson John Lim認為,現在的任務是“重建一個更好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不要再在沿海40米以內建設新房屋了。這就意味著,Costa Brava這類地區以后可能會無人居住。
許多漁民不願離開自己在沿海地區的房屋。但是,市政府希望此次的受災程度能夠說服這些人搬到新住所,比如建在內陸地區、距離海岸線8公裡(合5英裡)的一些居民點。為了完成這項工程,塔克洛班市已經向中央政府申請了185億比索(合4.26億美元)的撥款。但是,執掌塔克洛班市政府的並不是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領導的政黨,而是另一支政黨。所以塔克洛班市政府的官員擔心,這可能會影響中央政府的撥款決定。毫無疑問,政治分歧已經對菲律賓的救災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
但是,緊急救援工作本身或許已經為塔克洛班市建設更美好的未來播下了希望的種子,現在需要的就是繼續保持救援工作的強勁勢頭。舉例來說,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 Population Fund)已經發起了一項覆蓋面很廣的計劃,希望能夠吸引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來到其移動診所來尋求建議和指導。12月13日,470名婦女來到這些移動診所尋求幫助。一名醫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塔克洛班市的媽媽們可以了解到尋求醫療幫助的益處。這樣的話,致命台風“海燕”至少會帶來一項意外的長期收獲。
譯者: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
經濟學人,海外網,台風“海燕”,塔克洛班市,災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