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23日10:30|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2月23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2月21日發表了題為《年度回顧》的文章。文章盤點了2013年全球發生的重大事件。
全文摘編如下:
由於敘利亞動用化學武器對平民進行襲擊並導致1300多人死亡,所以敘利亞內戰已經成為了西方國家的首要議題。一些西方國家本來下定決心,在美國的領導下對巴沙爾·阿薩德政府發動空襲。但是,英國議會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這一提案,對阿薩德政府動武的提議也不了了之。俄羅斯與美國達成協議,敘利亞同意銷毀其所有化武儲備。敘利亞內戰依然在繼續。據聯合國估計,2014年敘利亞四分之三的民眾將需要國際社會的援助。
埃及前總統、伊斯蘭主義者穆罕默德·穆爾西被軍方罷黜之后,埃及國內就沖突不斷。穆爾西被罷黜之前,埃及民眾已經進行了數天的街頭抗議,以反對穆爾西政府。當時的抗議規模已經超過2011年反對穆巴拉克的示威活動。穆爾西被罷黜之后,其領導的穆斯林兄弟會也遭到了鎮壓,進而導致了更多流血沖突﹔大多數穆兄會領導人都被關押入獄。
巴基斯坦的選舉標志著該國首次實現了民選政府的和平過渡。納瓦茲·謝裡夫再次擔任巴基斯坦總理﹔他上一次擔任總理是在1999年。巴基斯坦的爆炸事件和混亂狀態依然沒有結束。在謝裡夫與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新聞發布會、共商安全議題的那一天,至少50人在暴力沖突中身亡。
盡管今年美國在巴基斯坦境內進行的無人機空襲比前幾年有所減少,但是依然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的嚴厲譴責。無人機技術除了用於消滅塔利班武裝分子之外,它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也受到了人們的熱議,比如向農村地區分發援救物資和投遞包裹等。
今年,伊拉克經歷了自2008年之后宗派沖突最嚴重的一年,超過8000人遇難。
![]() |
(責編:郝偉凡、王棟)
經濟學人,海外網 全球政治 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