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20日12:18|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2月20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12月20日發表了題為《好人都去哪了?》的文章。文章稱,由於敘利亞反對派中的極端勢力的崛起,原本支持反對派的西方國家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
全文摘編如下:
如果你支持的一方逐漸喪失影響力,那麼你該怎麼辦?這正是支持敘利亞全國聯盟(Syrian National Coalition)的西方國家面臨的問題。敘利亞全國聯盟宣稱自己代表主流政治反對派,以及由反對派民兵組成的鬆散聯盟,也就是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在敘利亞境內,較為溫和的反對派組織正在逐漸失去其影響力,而其他派系的影響力卻在逐漸擴大,尤其是聖戰組織。因此,美國政府和歐洲各國政府正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
隨著聖戰組織的勢力逐漸增強,一些西方國家官員開始悄然轉變立場,支持西方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重新合作。其他一些人認為,西方唯一的出路就是與虔誠的、排斥極端主義的伊斯蘭教徒合作,但是這部分伊斯蘭教徒拒絕加入西方支持的敘利亞全國聯盟。預計各方在明年1月22日將於日內瓦舉行談判,不過西方國家政府現在已經不知道在內戰中該支持哪隻軍事力量了。一位正在籌備日內瓦談判的西方外交官員表示,“我也不確定我們的立場。”
造成這種混亂狀態的直接原因就是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組織在敘利亞的勢力逐漸擴大。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IS)是最殘忍的一個組織,其勢力已經擴散到了敘利亞北部和南部。基地組織的另一個分支“努斯拉陣線”(Jabhat al-Nusra)也在不斷發展壯大。
這引起了西方政府的警惕,而且一些敘利亞人也暗中表示,極端分子或許還不如阿薩德政府,盡管這個政府曾經動用了戰斗機、炸彈桶和化學武器來攻擊平民。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下,阿薩德現在依然屹立不倒。
目前,與基地無關的反對派組織中僅剩下一支真正的力量:由7個勢力較大的伊斯蘭組織組成的聯盟,名為“伊斯蘭陣線”(Islamic Front)。這其中包括薩拉菲斯特組織“Ahrar al-Sham旅”以及在首都大馬士革附近活動的“伊斯蘭軍”(Army of Islam)。該陣線已經與敘利亞全國聯盟的軍事力量劃清了界限,同時與ISIS也劃清了界限。
但是,西方國家的決策者並不確定如何與“伊斯蘭陣線”展開合作。敘利亞全國聯盟的成員譴責“伊斯蘭陣線”過於保守、不夠民主,但是同時卻努力與“伊斯蘭陣線”發展聯系。美國外交官員已經與“伊斯蘭陣線”進行了接觸,但是西方國家卻普遍比較謹慎,避免與該組織關系過密,原因是該組織成員曾經在敘利亞沿海地區對阿拉維派平民發動了殘酷的宗教襲擊,而阿拉維派恰好是阿薩德的家族教派。
西方國家已經表達了自己的不安。在“伊斯蘭陣線”從敘利亞全國聯盟手裡奪取了幾個反對派基地和倉庫之后,美國和英國官員於11月11日証實,已經凍結了對敘利亞北部反對派的非致命性武器援助。兩天之前,非宗教律師拉贊·蔡托涅(Razan Zeitouneh)在辦公室遭到綁架,這可能是“伊斯蘭陣線”中的某個團體所為。兩年前,蔡托涅曾經領導敘利亞民眾對阿薩德政府進行和平抗議。
如今,與推翻阿薩德政權相比,西方政府似乎更加關注聖戰分子的威脅。因此,美國一些資深外交家最近表示,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與阿薩德進行會談﹔在銷毀敘利亞化武的問題上,西方國家已經與阿薩德進行了合作。
日內瓦會談中由哪一方來代表敘利亞反對派目前尚不明朗。俄羅斯建議由敘利亞全國聯盟以外的團體來擔任代表。俄羅斯和美國的代表將會如期參加談判,但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是否也會參加談判尚不可知。兩國均出資支持“伊斯蘭陣線”。如果兩國不參加談判,那麼各方達成協議的難度將會更大。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敘利亞內戰帶來的危險已經超越了敘利亞國境。12月17日,黎巴嫩與敘利亞交界地帶爆發了大規模汽車爆炸事件。此次爆炸襲擊的目標或許是黎巴嫩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真主黨已經成為了支持阿薩德的力量,這進一步加大了黎巴嫩國內顯著的宗教沖突。至少有100萬名敘利亞難民涌入了黎巴嫩境內,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窮困潦倒。黎巴嫩有400多萬人口,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敘利亞難民的到來讓黎巴嫩的國內局勢更加緊張。許多敘利亞難民擠在狹窄的公寓裡,一些難民寄居在橋下,還有一些涌進了本來就很擁擠的巴勒斯坦難民營。聯合國認為,到明年年底,整個中東地區的敘利亞難民將會超過400萬。已經有230萬敘利亞難民逃亡國外,另外650萬仍在國內,但是已經無家可歸。本周,聯合國已經發出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援助呼吁,希望能夠為敘利亞籌集65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資金。
譯者:郝偉凡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郝偉凡、王棟)
經濟學人,海外網 敘利亞內戰 極端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