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2013年10月24日11:24|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科學研究改變了這個世界。如今,科學需要對自身進行改變。 |
海外網10月24日訊 英國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10月19日發表題為《科學如何步入歧途?》的文章。
全文(下)摘編如下:
相反,証明某一假設是錯誤的論文卻很少被提交給學術期刊,更別提被學術期刊採納了。如今,以“負面結果”為主的論文僅佔已發表論文的14%,這與1990年的30%相比出現了顯著下降。但是對科學而言,“知道什麼是錯誤的”與“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同等重要。不能找出錯誤就意味著研究人員把金錢和精力投入到了一些早已被別的科學家証明是錯誤的盲目探索上。
此外,同行評審機制也不像它自己吹捧的那樣神聖。某個著名的醫學期刊曾把一篇論文交給同領域的其他專家進行評審,並告訴這些專家他們正在接受測試﹔結果卻發現,大多數評審者仍然不能發現該期刊有意穿插到論文中的一些錯誤。
科學出現問題,必須及時解決
科學的使命是發現世界上的真理,不過上述種種情況已經讓科學事業的根基開始動搖。那麼,應當怎樣才能讓這個根基變得牢固起來呢?首先,所有的學科都應該學習在收緊標准方面做得最好的那些學科。這可以從認真對待統計數據做起。隨著為尋找模型而必須篩選海量數據的領域日漸增多,這一點變得尤為重要。遺傳學家一直在這麼做,他們把基因組測序前期那些龐大紛雜的數據轉化成了一小部分有真正意義的數據。
在理想的情況下,研究協議應當提前登記在案,並用電子版筆記對其進行監督。這樣,在實驗設計流程中弄虛作假的沖動就會得到抑制,從而讓實驗結果看上去比現在更值得信任。(據說,藥物臨床實驗將會採納這種方法,但是響應者寥寥無幾。)如果可能的話,實驗數據也應該對其他研究人員開放,方便他們對此進行審查和檢驗。
最著名的那些學術期刊已經不再那麼反感枯燥的論文了。一些政府資助機構已經開始研究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鼓勵重復論証——這其中包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該機構每年為科學研究提供300億美元的撥款。此外,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學會了統計學,尤其是年輕的科學家。但是,這種良好的勢頭還需要繼續推進。學術期刊應該給那些“枯燥乏味的”科學研究成果專門預留一些版面,而且資助人應該為這種科學研究提供資金。同行評審制度應該更加嚴格——或者干脆放棄這種制度,以追加評論的方式作為論文發表之后的有效評估手段。近些年,這種方式在物理學界和數學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最后,政策制定者應該保証那些使用公共資金的機構也遵守這些規則。
盡管有時科學研究也會陷入困惑,但是它依然需要得到足夠的尊重。但是,科學研究擁有特權地位的前提是它在大部分時間都是正確的﹔即使偶爾犯了錯誤,也要能夠及時改正。此外,宇宙中並不缺乏讓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努力去破解的秘密。劣質研究所遺留下來的錯誤之路給獲得真知的過程制造了不可原諒的障礙。
譯者:郝偉凡
(全文完)
(責編:郝偉凡、王棟)
經濟學人,海外網 科學研究 重復論証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