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國際>>外媒集萃>>體育畫報

卡佩尼克:養子,紋身與黑白混血兒(上)

2013年08月02日10:45|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8月1日訊 體育畫報7月24日發表題為《當代驕子》的文章。

全文摘譯如下:

五月,加州中央山谷一個炎熱的夜晚,也是特洛克市皮特曼高中的畢業之夜。八名警員聚在多功能廳裡聽候指令,其中包含一個便衣警察,兩個身著防彈衣的特警隊員。有大事要發生。

警員們接受了資深偵探杰森·托斯特的派遣,他們需要確保沒人能沖進舞台,還有演講嘉賓進場時不會被人群困住。托斯特說:“這本該是個秘密,但現在這個消息遍布了臉書和推特,所以肯定會有人知道他會來的。”有一家新開的雜貨鋪的安保措施比較鬆懈,人們推倒了顯示屏,要沖向嘉賓。嘉賓隻得從緊急出口離開,逃離這場混亂。他離開后仍有三輛車跟著他。

接著,舊金山49人隊的四分衛科林·卡佩尼克,由父母瑞克和特蕾莎陪伴著,走了進來。作為皮特曼高中06級的學生,他擁抱了曾經教過他的老師,並和他們互相寒暄問好。相機記錄下了這一刻,警員們向他簡要說明一會兒會發生什麼。

停頓了一陣后,卡佩尼克走上了舞台,幾個警員得到機會同他說上了話。也許他們會問他,超級碗要開始了,然而在賽場就在他七年前上攝影課的教室的隔壁,這種感覺如何?或者,被一個四分衛在比賽中拿到了沖球總碼數的記錄,又是什麼感覺?又或者,他會不會被實力緊追其后的選手——喬蒙塔娜和史蒂夫·楊嚇倒呢?

他們不會問這些,他們想聊他的紋身。

“我超愛你的紋身,”42歲的托斯塔對卡佩尼克說,“我已經把我的家族紋在了左胳膊上。我的媽媽要做心臟移植手術,所以我還紋了一個握著心臟的手。”

卡佩尼克和他們聊起了他的超級碗紋身。他的胸前紋了波利尼西亞部落的符號,所以大部分的人都看不懂他的上半身上寫了什麼。卡佩尼克說:“這些符號代表著家庭、內在的力量、謙卑和靈魂成長。”超級碗結束后的第三個晚上,他在聖何塞紋了這些圖案。他坐了六個小時,直到凌晨2:30,才紋完。現在,所有的警員都全神貫注。

新的世界到來了。新的四分衛要去挑戰它了。

養子、混血兒,有時是帶球者,有時是傳球員,科林·卡佩尼克,現年25歲,他不喜歡曼寧,相當不喜歡。

卡佩尼克大學時代在內華達打球,那也是唯一錄取他的大學。也不是說卡佩尼克對那些有著傳統名校橄欖球血統的四分衛都不喜歡。(這些四分衛包括湯姆·布雷迪,佩頓·曼寧,亞倫·羅杰斯,馬修·斯塔福德,馬特·賴安。)但這些四分衛都沒有經歷過6周大就被收養的命運。他們也沒有人經歷過朋友質問自己到底是白人還是黑人的情形。他們也沒有人一直被自己根本認識的生母糾纏。顯然,他們中也沒有人想要把自己上半身的70%都紋身。沒有人在一場聯盟的季后賽中沖球碼數達到了181碼。也沒有一個在全美橄欖球聯盟的第十次比賽就打進了超級碗。

現在,在稱贊完他已退休的前教練后,在小凱撒餐廳拿了外帶意大利辣香腸披薩后,以及在把他的父母送回位於莫德斯托的家之后,卡佩尼克坐在一輛SUV的后座,向位於聖克拉拉市49人隊訓練場旁的家中駛去。這時候已經晚上十點多了,加州99號公路上一片漆黑,還有90多英裡的路程,這意味著有足夠的時間讓科波尼克好好談談他自己,以及他在橄欖球聯盟中的地位。在超級碗上,全世界都在企圖了解他,然而他隻在他的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最簡潔無他的回復,他最長的回復可能也不過14字。現在,他有很多話要說。

“我在嘗試打破那種優秀橄欖球運動員的典范形象,我並不想成為一個可以被歸類的人,我希望做我自己,有我自己的風格,不能和任何人作比較。”

“我想盡可能帶來積極的影響。曾經有人因為我的紋身給我寫信,因為我的養子身份給我寫信,有人因為也是混血兒所以給我寫信,還有人因為自己的小孩有心臟病所以給我寫信(我的養母生的兩個兒子都死於心臟病,所以她才領養了我)。所以,在我看來,你能接觸到的人越多,那麼你能影響到的人也就越多,你能激勵的人也就越多。”

出色的球員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人,卡佩尼克也知道,僅僅在聯盟的半個賽季比賽不足以讓他成為那樣出色的球員。但今天的比賽,作為四分衛的他表現得很棒:腳步夠快,臂膀夠有力。他正在塑造新的四分衛的形象。一月份,海鷹隊的教練彼得·卡羅爾對我說這一代年輕而速度快的四分衛“就是直扑我們而來的橄欖球演變”。俄亥俄州教練厄本·梅爾這樣提及卡佩尼克:“天哪!他真的帶球跑了60碼,沒有被任何人碰撞?你們上次看到這種情況是什麼時候?人們就會說,‘在全美橄欖球聯盟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但你看,這確實發生了。”

駛回舊金山灣區的路上,在談及他魂牽夢繞的超級碗時,卡佩尼克變得很有啟發性。但是,在這個橄欖球的世界裡,在體育運動之外更大更復雜的世界裡,卻是其他的事物把他變成引人注目的主角。

養子

1987年11月密爾沃基,卡佩尼克被一個高大,體格強健的19歲女子生了下來。她叫海蒂·魯索,是一個白種人。而卡佩尼克至今還未找到的生父則是非裔美國人。科林的誕生一個月后,魯索就把他給了一對來自威斯康星州豐迪拉克的年輕夫婦,特蕾莎和裡克·卡佩尼克。他們生的兩個兒子都死於了心臟病。那時,他們正想要一個男孩來陪伴他們另外兩個孩子——凱爾和德文。

有一段時間,特蕾莎曾把科林成長過程的照片寄給魯索,但對於魯索來說,這種感情債實在太過煎熬,所以她讓特蕾莎別寄了。在去年接受採訪時,魯索曾說她想見見科林,並且已經通過社交媒體聯系到了他。她盡力想安排見面。但科林拒絕了,他說他覺得他已經有父母了。

“你覺得你已經和她劃清界限了嗎,你只是不想見她嗎?”我問他。

“我覺得我已經劃清界限了,”科林說。“而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件事情發生在上賽季末。而休賽季時,我就最好決定劃清界限。我不會和她見面的。因為我不想見。而且我知道誰是我的家人,我知道誰是我的母親。”

科林不想和他的生母再有任何瓜葛。他覺得這是他個人的決定。而魯索拼命想讓他們見面,這也讓科林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人們要就此事採訪我,”他說,“他們也要去採訪我的家人,我們拒絕了採訪採訪,並告訴他們,‘這不是個虛構故事。以后,如果我改變心意,想要去和她見面時,自然會和她見面的。’但我們沒有接受的採訪,她卻接受了。我覺得這對我,對我的家人,特別是對我的母親,都是一種不尊重。如果我還和她見面的話,我也不尊重我的母親,這也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我母親也不會讓我別去見她,如果我想去見的話,她也會幫我。當我還是認為我不想見她。”

卡佩尼克明確表示他對魯索把他交予別人撫養“很感激,也很幸福”。他說:“但她不是把我送去橄欖球訓練的那個人。她為了在我上學后和放學回家都能陪著我而選擇值夜班的那個人。人們看過我生母的採訪后,就會說,‘她做的事太偉大了。你應該去和她見面,與她相認。’但他們卻沒有看到我養母的犧牲何為我所做的一切。他們也沒看到她一生都在幫我,所以我才有如今的成就。

超級碗舉行過半,ESPN的裡克·雷利寫了一篇題為《卡佩尼克的使命》的專欄。這篇專欄惹怒了卡佩尼克。雷利收養了一名韓國女孩,她叫瑞伊。瑞伊在她養父母的幫助下重返了韓國與生母相見了。雷利寫道,他認為,卡佩尼克和生母魯索相見會很感人很治愈。“你想象不到這其中的意義有多巨大。”雷利寫道。

“我很清楚自導你說的那篇專欄稿,因為有人之前寄給我看了。”科林說,“他提到了他和他養女的事。我的第反應就是,第一,我的決定與你無關﹔第二,你們之間這種方式有效,但並不見得也適用於其他人。他寫說他養女與生母相見讓他養女感覺了卻了一樁大事,她現在感覺更好了。但對我來說,沒什麼可以了卻的。見面沒有益處。”

這種情形很奇怪。卡佩尼克想告訴全世界:“這是私人的事。別來管我。”但比賽是公開的,媒體對比賽和對其中球員一樣感興趣。卡佩尼克獲得的成就越多,媒體的這種興趣就會越濃。當他球星之路一路上升時,他要怎麼應對呢?

種族

卡佩尼克說他的混血兒的身份在性格成長期從來不是大事,因為他的父母對這件事很公開。“他們從收養我開始就一直帶我真誠。父母總是跟我說我什麼時候想聊這個問題了就可以聊。我小時候完全不知道混血兒的身份意味著什麼。他們就是我的家人。我記不清那是我幾歲的時候了,有一天,我問我的母親,‘為什麼我的膚色要比你的要深一些?我長得一點也不像你。’”

“她對我說,‘因為你是我們收養的,但我也想像你一樣有這麼漂亮的棕色膚色。’”

“我從沒多想這個問題。有些孩子們有時會說我,但我的家人一直都愛著我。這對我很重要。”

作者:Peter King

譯者:湛超宇

(責編:牛寧)

分享到: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嫖客稱得知賣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脫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書為何被秘密處決?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桂林一學校附近發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傷

滬自貿區或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 專家:需謹慎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