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國際>>外媒集萃>>體育畫報>> 正文

謙卑不是看輕自己,而是少為自己考慮

2013年07月30日11:01|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7月30日訊 體育畫報7月23日發表題為《我們自己的歌》的文章。

全文摘譯如下:

從食品五顏六色的包裝上可以看出,我的華夫餅希望和我做朋友,我的燕麥片要我關注它。我的英式鬆餅現在則在臉書(Facebook)上呼喚著我。所有這一切都可以讓吃早餐的美國人感覺就像是《畢業生》裡的達斯汀·霍夫曼——“巴特沃斯夫人,你正在勾引我。”

當我們的食物被呈上時,它會怎麼說我們呢?其實我們同這些事物一樣,渴望被愛,渴望被關注,伴隨著不安全感,人們會自動產生一種當代社會的弊病:高度自負。

曾經,我們最著名的一些職業運動員就像那樣。這些極度自負的人中有穆罕默德·阿裡,雷吉·杰克遜,埃維爾·克尼維爾,布賴恩·博斯沃思,何塞·坎塞科和特雷爾·歐文斯。當他們為自己慶祝、沉溺於勝利時,我們可能會帶著恐懼和懷疑去看待他們。在打破盜壘記錄后,瑞奇·韓德森向自己來了一個經典的致敬:“今天,我就是史上最棒的。”

但在過去的幾年中,發生了一個巨大的改變。我們頂尖的運動員成為了謙虛的楷模:湯姆·布雷迪,凱文·杜蘭特,德裡克·杰特,梅西和馬裡亞諾·裡維拉。他們都是的謙卑代表。他們背后的巨大成就甚至無人知曉。

與此同時,我們卻發生了相反的變化。我們跟隨這些明星改變自己,渴望得到注意。就像一個五歲的小孩騎在自行車上喊:“看我看我!”加我好友吧,關注我吧,贊我吧。就像我是奧斯卡明星一樣地贊我吧!

尤其是,注意到我。注意看那個穿著彩色耐克8歲的雜貨店女孩吻了我的賽斯拜德T恤。注意每個人手機上日益增多的自拍應用。(從阿隆·埃爾南德斯到波士頓馬拉鬆爆炸案,人們在他們被捕時第一時間拍下疑犯照片)。注意每一個用“rise and grind”來強調他或她工作很勤奮的人。

你只是去上個班而已,和之前千千萬萬的上班族一樣,你沒必要這樣。

這些聽上去都像一個老人對要踩進他草坪的人的嚷嚷,對,它就是。但我們還沒有處理已經踩在草坪上的人。那是個18歲的家伙。他在上周跑進了美國職棒大聯盟全明星賽的賽場。賽前,他在推特上發推說隻有得到了1000的轉發他就會跑上賽場。

因此,他就跑上場了。他不僅僅是為了在被保安攔下之前的那幾秒鐘的証明,他也是在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這是一個完美的升華過程:原來那些很好的棒球球員們,因為要放棄聚光燈而不是屈服於強勁的對手選擇退役之后,質朴的風氣就在聯盟賽場上就形成了。原來那些球員的那種謙虛我們很贊賞,卻不值得模仿。

當然,現在這種謙卑已經變味了。當我們中許多人都自吹謙虛時——“我謙虛地宣布,我剛剛獲得了米勒德·菲爾莫爾人道主義獎”,我們想表達的意思卻截然相反的。一個新詞“humblebrag”(表面謙虛,實際是在炫耀)就是用來形容這種現象的。

隨著社會對這些新現象命名的需要,這些現象重新定義我們的舊詞,從而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因此,“swgger”(招搖)也在所頭其他的體育報道中被當作一種恭維使用。韋氏詞典上,該詞的定義仍是“以傲慢或高傲自大的方式行動。”但是這個字典又怎麼能了解語言呢?

我在努力地加以改進,並牢記了CS·劉易斯的話——“謙卑不是看輕自己,而是少為自己考慮。”

作者:Steve Rushin

譯者:湛超宇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武大最美男神扮青衣讓宅男心動(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宜昌長途汽車站造型似棺材引吐槽(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