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0日11:57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7月20日電 近日《經濟學人》發表題為《阿拉伯國家的資源不能揮霍無度》的文章。
全文(上)編譯如下:
伊拉克北部的空氣中常常彌漫著甜甜的芳香,你的腦中是不是已經浮現出了一幅野花點點、綠草茫茫的平原春色圖呢?然而這種氣味卻是由遍及這裡每一寸土地的石油而散發開來的——隨處可見的開採井口冒著熊熊烈火,油罐車軋著崎嶇的路面留下了一路的油漬,而它的目的地便是庫爾德山間煙囪聳立的煉油廠。其實伊拉克最為盛產石油的地方還不是這裡,而是位於通往南部的沙漠——那裡的石油簡直是從地面直接滲出來的。要是這個國家族群之間的暴力爭斗能夠停止的話,那生活在液體黃金之上的全體伊拉克人民一定會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就如其他阿拉伯人一樣。
全球46%的石油探明儲量(以及1/4的天然氣儲量)都位於19個阿拉伯國家的地下,其中儲量最多的那些國家更是輕而易舉地就能獲取石油資源。沙特和科威特最易開採石油的地方,其最低成本隻需每桶3美元,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高端的水力壓裂頁岩油氣技術人員帶來了日趨激烈的競爭,而當地石油開採工人卻還不以為然的原因。
這種在美國人眼中的現代鑽井技術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奇跡般地使美國成為一個能源自給的國家——但是採用這一技術的開採成本卻遠遠高於每桶100美元。不過盡管阿拉伯地區富含烴類物質,然而分布並不均勻——沙特阿拉伯一國就佔據了巨額儲量。事實上,阿拉伯國家中隻有8個通過能源出口成功致富,不過其中仍有幾國十分惹眼。酋長國卡塔爾國土面積很小,卻有約14%的家庭資產超過百萬美元,這一比例可謂世界之最。如果把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平分到25萬本國國民手中,那每個人可以拿到70萬美元(卡塔爾210萬總人口中有85%是外國工人)。
阿拉伯海灣國家的平均收入幾乎是也門、蘇丹和毛裡塔尼亞的50倍。但這一差距可能並不會永久地持續下去。一些較為貧窮的阿拉伯國家雖然並不太可能成為第二、第三個卡塔爾,但其中許多國家(如也門、突尼斯、蘇丹和埃及)也已經開始出口石油天然氣,而遲遲沒有動作的那些富含能源的窮國也開始有所行動了。摩洛哥直到現在為止仍然完全依賴於能源進口,但她目前正在進行海上能源勘探,並對該項工程抱有很大的希望。毛裡塔尼亞的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在其大陸架上開採能源,而摩洛哥伸向大西洋的大陸架也具有與毛裡塔尼亞相似的地質條件。
許多這些潛藏的礦脈都是沿著西撒哈拉長長的海岸線分布的。西撒哈拉的主權目前仍然存在爭議,而摩洛哥在40年間實際控制了這一地區。不過在沒有爭議的水域同樣也存在著豐富的潛藏礦脈。地中海東部水域的大型天然氣田也是蜿蜒曲折,跨過了多國的海上國界。多年以來,埃及一直在這一水域鑽井採氣,而最近以色列也開始不甘落后、迎頭趕上。黎巴嫩已經結束了國家內部喋喋不休的爭論。有朝一日,加沙也應該會在人頭濟濟的國土范圍內分得一杯羹(當地除了人以外也就剩下燃料能源了)。在巴勒斯坦的另一地區西岸,已經有以色列公司在其山地地下發現了少量原油儲量,西岸可能未來也會從中受益。
甚至約旦最終也可能不必再依賴於鄰國的燃料供給。石油價格最近幾年一直徘徊在100美元附近,如果能長期穩定在100美元水平之上的話,約旦60%國土之下蘊藏的頁岩油資源將會凸顯出其商業價值——不過這個“如果”非常重要。本報曾於1999年作出預測,油價可能會暴跌至每桶5美元。隨后油價卻是一路飆升,於2008年達到最高的每桶145美元。如今,產油地區政治局勢動蕩,亞洲地區需求急劇增長。
據此,有些人認為盡管全球石油產量正在擴張,但目前供需之間的弱勢平衡可能很難打破。然而經驗表明,長期的價格高企會刺激石油勘探的大量投資,並提升現有設施的採油能力。20世紀70年代便是如此。在當時高油價的影響下,人們紛紛進行能源囤積,而阿拉斯加和北海的石油生產也變得有利可圖起來。然而結果卻是之后80年代的油價崩盤。盡管當時亞洲需求也在上升、供應也存在沖擊(如兩大石油出口大國之間歷經八年的“兩伊戰爭”),但油價仍然持續下跌,阿拉伯石油生產商受到了重創。沙特阿拉伯和利比亞的人均GDP銳減了1/3,直到20年之后才重新回到了1981年的水平。不過到了今天,即使油價走勢重蹈覆轍,阿拉伯大型石油生產企業也已是今非昔比了。
在過去的十年間,這些大型企業所積累的淨利潤已經達到了19個阿拉伯國家的GDP總和(2.9萬億美元)。其中約有一半躺在了主權財富基金和外匯儲備之中。但是許多國家政府為了維穩所加大的國家支出,仍已到達了可能難以為繼的程度。對於沙特阿拉伯而言,目前所謂的保持財政平衡的油價水平(石油出口國為平衡預算而必要的石油價格)已經超過了每桶80美元,而阿爾及利亞已經到了110美元。其中阿爾及利亞的政府收入,有70%依賴於能源出口。這兩國政府固然都可以採取削減支出的簡單方法,但這卻隱含著政治風險。其實,政府還可以嘗試提高當地能源價格等措施。
在整個阿拉伯地區,強大的資源政治和家族政治互相盤根錯節,吞噬了大量經濟發展潛能。阿拉伯的石油工業每年總共可以貢獻7500億美元的產能。然而據IMF的估計,其中有2400億美元(約佔1/3)浪費在了國內消費者的能源補貼上。沙特阿拉伯每升汽油價格還不到0.20美元,國內能源消費量已經佔到了全國石油總產量的1/4,如果按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的話25年內沙特阿拉伯就別想出口石油了。去年整個阿拉伯地區的國內石油消費總量上升了5.2%,這一增速是世界任何其他地區無法比及的。從1980年持續至今,海灣地區國家的石油消費量甚至保持了年均6%的增速。
對於富國而言,目前應該還能應付——但也不是能夠永遠這樣下去。但對於窮國而言,如此的能源補貼已經顯現出了毀滅性的惡果。就拿也門來說,該國政府為了讓燃料價格維持低位,要花費相當於也門GDP6%的財力,比該國在衛生、教育上的支出總和還要多。這些補貼大多是針對柴油的補助,因為用來灌溉也門最為重要的農作物卡特的水泵需要使用柴油作為燃料(卡特是一種可以令人產生欣快感的灌木,也是一種使幾百萬人安定的鎮靜劑)。
埃及在能源補貼上的財政壓力也很大,政府在這方面的支出達到了180億美元(與也門一樣也大大高於在公立學校和醫院上的支出),幾乎完全構成了該國11%的預算赤字率。這在過去可能還可以搪塞過去,因為埃及以前多數能源是由國有企業供應的,能源補貼並非通過現金而是以隱性的方式進行操作。但是隨著國內能源消費的快速上升,埃及最近已經成為了一個淨進口國。央行的外匯儲備從2011年2月啟動改革時的360億美元,已經降至160億美元。
據IMF測算,有2/3的阿拉伯國家,能源補貼與GDP的比例超過了5%,而這些國家糧食補貼與GDP的比例平均隻有0.7%。當然也不可否認,在埃及這些國家,廉價的交通費用鼓勵了人們出行的需求,便宜的電力價格也吸引了高耗能行業(如化肥、水泥)的投資。但是這卻帶來了公平問題,既得利益的通常都是工廠的廠主和使用汽油的大戶。IMF估計,蘇丹能源補貼中的50%流向了最富的1/5人口,而最窮1/5的卻隻拿到了3%。(王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