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15日10:02|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月15日讯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1月11日发表了题为《西北并没有那么严峻》的文章。文章称,作为矿业和重工业中心,甘肃省白银市正在努力对自己进行改造。
全文摘编如下:
1956年,白银市最大的矿业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宣布成立;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这家大型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主要的铜供应商。另外,该公司还利用当地的矿藏为全国供应着大量的锌、铅和硒。如今,地下埋藏的矿物已经接近于枯竭。白银市位于中国贫瘠的西北省份甘肃,坐落于黄河流域,拥有1700万人口。尽管白银市还存有一些矿藏和冶金厂,但是它必须找到其他的经济增长点。
问题并不是突然之间就出现的。当白银市还在挖掘其他矿井并维持产出时,在1956年开发的矿井就已经于1988年耗尽并关闭;中央政府在2003年宣布白银市正在走向“资源枯竭”,并在2008年宣布在白银市展开试点计划,以实现该地的转型。如果白银市成功转型,那么数十个类似的城市就可以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
西北师范大学的王海飞在其研究中指出,几个原因导致白银市的转型非常复杂。他表示,该市地理位置偏远、缺乏水资源、对地下矿藏的依赖非常严重;另外,该地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能力不足,未能对企业进行结构重组,也未能实现技术升级。他们没有对当地的技术工人进行有效培训,也没有从中国的其他地方引进管理型人才。王海飞写道,“很明显,白银市的转型非常困难。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尽管白银市依然是一个形势严峻的工业城市,尽管这里的很多人依然在艰难地维持生计,但是该市已经采取了一些前景光明的初步举措。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已经得到重生,现在叫做白银有色集团公司。该公司不仅获得了新的投资者,而且该公司还宣布,自己采取的策略将会摆脱对该地逐渐减少的矿产资源的依赖。白银有色集团公司的官员张金龙(Zhang Jinlong,音译)承认目前还有很多问题,但是他表示,公司斥巨资来提升技术,而且在生产效率和减少污染方面已经看到了成效。该公司还在中国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其中包括南非和秘鲁)获得了对某些资源的控制权。
最近,白银市开始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经济。甘肃省政府和中央政府均对该市提供了帮助。中央政府已经宣布,对于被定义为“资源枯竭”的69个城市,国家的年度拨款将会提高5%,总共达到168亿元(合27亿美元)。
这些地区的宏观发展战略是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来管理的。发改委的官员表示,这69个城市共拥有60万名失业矿工,另外还有180万人处于最低生活水平。一位发改委官员说,“资源富饶的城市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城市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新问题和新技巧
规划者需要让这些城市吸引到新型产业。就白银市而言,亚洲发展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为其提供了帮助。自从2008年以来,该银行一直在为白银市的产业转型提供政策建议,并提供了8000万美元的贷款。亚洲发展银行北京分行的负责人哈米德·谢里夫(Hamid Sharif)表示,白银市的新任市长汪海洲拥有现代化观念和商业理念,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成绩。亚洲发展银行表示,自从自己参与进来之后,一处高科技园区的企业数量已经从55个增至124个。在该园区工作的员工已经从1800人上升到超过1.4万人,总产出从12亿元上升至141亿美元。
康视达隐形眼镜厂就是该园区的一家企业。在这里,260名员工使用的是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精密设备,他们每年生产的有色隐形眼镜数量为2000万只,其中大多数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该公司的董事长唐顺初认为,中国国有企业顽固守旧的思维方式制约了白银市的发展;为了恢复白银市的活力,就需要更多的外来者(比如他本人)。
唐顺初骄傲地说,康视达改写了中国从韩国进口隐形眼镜的历史,而且还让中国可以与韩国在第三方市场展开竞争——尽管到目前为止,他的公司仅仅是把产品批发给其他公司进行转售。唐顺初表示,康视达的确需要建设品牌认知度,但是他坚持认为,“我们的产品质量出众,而且在未来,我们的产品肯定会以自己的品牌进行销售。”
白银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白银市的另一个新型经济区,这是由甘肃省政府和白银市政府联合出资建立的。这个商业园区占地50平方公里(合20平方英里)。该园区的一位官员王俊英(Wang Junying,音译)称,这一园区正在帮助新企业进行自我推销,而且还帮助这些企业从银行和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
该园区的一期工程主要聚焦于化工公司,这些公司可以使用园区的中心测试实验室来进行质量控制,而不必再把样品送到外省进行检测。二期工程将于2014年开放,目标是吸引电子产品公司入驻。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像王俊英那样积极乐观。在某个工业园区工作的一名员工抱怨说,白银市充斥着“旧式的思维方式”。他说,“这里的人认为,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一切就会发生改变。但是,有谁愿意在这里居住或者工作呢?”
亚洲发展银行的谢里夫承认,吸引到技术娴熟的工人将会十分困难。但是他同时也指出,白银市刚刚起步的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很有发展潜力。如果努力发展这类产业,那么白银市或许可以在工业衰退中享受一个令人愉悦的副产物:空气质量的提高。2002年,该地的二氧化硫浓度曾经达到规定限度的15倍。在2013年,据《白银日报》称,该市有334天“空气质量良好”。
编译:郝伟凡
海外网国际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责编:郝伟凡、王栋)
经济学人,海外网,甘肃省白银市,中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