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8日10:35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6月28日電 《經濟學人》日前發表《英國將國有化的銀行的高買低賣》一文,本網編譯如下:
在2008年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投資者和債權人開始拋售手中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股票,而英國的經濟也連同他的銀行一起步履蹣跚。當時的財政大臣達林在他之后的自傳中這樣描述道“游戲結束了”。英國自撒切爾夫人的私有化政策實行以來,一直扮演著自由市場的領導者,政府很快發現自己已經是他的兩家最大銀行的大股東。在2008年和2009年英國政府分別向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勞埃德銀行注資460億英鎊(710億美元)和200億英鎊。
可是五年后的今天,英政府仍然持有兩家銀行的巨額股份(蘇格蘭皇家銀行81%的股份和勞埃德銀行39%的股份),這使得英政府的處境日益尷尬。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在6月19日的一次講話中指出政府將逐漸出售政府手中銀行的股權,先從兩家銀行中狀況較為良好的勞埃德銀行開始,期待以此可以至少收回當時投入的資金。他解釋說,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出售還需等待時日。這種悠閑的方法是錯誤的。快速的出售,哪怕是虧本都將為英國經濟帶來更大的好處,而不是守株待兔,坐等股票升值。
也有人認為現在不是出售的好時機,現在歐洲銀行股票如同20世紀90年代時一樣廉價。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股票在股市上的轉手價格隻有其面值的一半。經濟的復蘇能夠為銀行帶來盈利,如果銀行能夠再次分紅,那對於機構投資者將更具吸引力。最終銀行監管將得到解決(見文章)。如果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勞埃德銀行的股票在出售后飛漲,為其新的股東帶來巨額利益,那政府可就知道自己有多二了。
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贏的賭注。因為時下的市場變幻莫測,被毫無規律的繁榮和蕭條帶動著經濟,但從長遠來看,市場尚且是保值的。如果銀行的價值真的被低估了,那投機者此時應該買入並抬高其價格。但事實上,銀行的股票有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從不斷加深的經濟衰退、崩塌的房產價格到隱藏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潛在損失,這些都會造成影響。隻有銀行倒閉的時候,其價格才會真正跌倒谷底,也正是討價還價之時。
藏金能夠生財,同樣銀行也並非只是被動的投資。他們是英國經濟的心臟。英國的經濟是否健康無恙取決於銀行的運作是否正常。在最初英國國有化兩家銀行的時候,其承諾在管理時將留予適當的空間並且允許其以私有方式運營。但英政府最終在百般誘惑中沒能保守節操, 參與了蘇格蘭皇家銀行高管人員的薪酬制定和商業戰略的目標制定,六月初又辭退了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老板史蒂芬·赫斯特,而這一舉措也使蘇格蘭皇家銀行股票大跌。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兩家國有銀行是英國的大銀行中資金狀況最差的,合計資金短缺近200億英鎊。它們正在修繕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並削減放貸到其他經濟領域。截止到三月份,在過去九個月裡,從這兩家銀行的房產貸款和公司貸款減少了100億英鎊以上。另外兩家大型私有銀行—國家銀行和巴克萊銀行,同期貸款增長總量超過了前者。與其跟隨日本20世紀90年代的災難性的銀行政策,讓資本狀況不良的銀行蒙混過關,不如向美國學習:美國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用納稅人的錢強行向銀行注資,消除銀行壞賬,最終像花旗銀行這樣的銀行在美國政府幫助下成功復蘇並為將其拯救出來的納稅人回報以不小的利潤。
政府放緩私有化銀行並決定至少從中收回成本的決定,並非出於經濟動機,而是政治動機使然。實際上是國庫害怕這樣為千夫所指的尷尬局面﹔這樣的虧本出售不禁讓人回想起十年前的財政大臣戈登·布朗所做的決定,當時竟以市場底價賣出了英國大部分的黃金。不過這實在是令人覺得可惜,只是為了給財政大臣遮羞就讓銀行這個爛攤子拖著英國這麼一個1.5萬億英鎊的經濟體停滯不前,簡直是愚蠢之極! (欒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