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8日09:36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5月8日電 《經濟學人》日前發表名為《但願尼日利亞能夠重整它的農田》的文章,本網編譯如下:
“如果我有一個願望清單,”一位來自尼日利亞東部塔拉巴州的農民Luka Abgu說,“我想要一輛卡車。”“種植是一件十分勞累的工作,我也不得不經常雇佣勞工。”認為自己已經年近六旬的Abgu先生說。盡管農業仍然是尼日利亞最大的勞動就業部門,但其大部分還只是為了維持生計。農民仍然使用古老而基本的種植方法和農具。在塔拉巴州的部分地區,情況正發生著積極的改變──但是十分緩慢。Awinwumi Adesina,尼日利亞最為活躍的新任農業部長,決心加快這種改變。
尼日利亞政府冠冕堂皇地談論著農業綜合經營的潛力,但這個國家卻一直還在等待綠色革命的到來。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在尼日利亞一億六千七百萬的人口中,大約有60%是農民。中央銀行表示,種植業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41%,不過在下半年總數據變基后,該值可能會下降。
尼日利亞本能自給自足,但顯然它沒有成功。該國每年花費約110億美元來進口食物,並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進口國。總統古德勒克•喬納森稱他會在四年內將食物產量提高兩千萬噸,在2015年時結束進口大米的需要。但是考慮到尼日利亞日漸膨脹的人口,快速實現自給是比較困難的。聯合國稱到2050年,尼日利亞人口數量將會達到4億,而其糧食產量每年隻增長5%。
在20世紀70年代發現石油之前,尼日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和棕櫚油出口國。但自從發現了石油,該國種植業就被忽視了,田地也被擱置。Adesina先生說道,現在尼日利亞得到有效利用的耕地不到一半﹔ 隻有10% 的種植用地被最大化地利用。比如,牛油果,美容品和潤膚霜的一種原料,甚至腐爛在地上都沒人收獲,盡管有人說每年這樣損失的價值大約在20億美元左右。
推廣小麥的替代品木薯的種植可以減少小麥的進口,而小麥進口費用在尼日利亞食物賬單上佔有不小的比重。南非米勒釀酒公司,一家總部在倫敦、在非洲獲益巨大的跨國公司,想要擴展其在莫桑比克已經開拓的木薯啤酒生意,並且指出尼日利亞是世界上生產木薯最多的國家。近90%的木薯都被種植它的小農家庭所消費。雖然目前木薯的產量很低,但是很容易就能翻倍。
援助機構已經幫助塔拉巴州的農民種植了更好的能夠進行機械加工的木薯品種。農民收到現金,然后將其再次投入到他們的農田裡。但這樣的策略先前已經被試過了。“(前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讓大家都去種木薯,”塔拉巴州農民Yusuf Tsunbuji說,“我們再也不把它們當柴燒了。”
另一個困難是農業勞動力正趨於老齡化,盡管70%的尼日利亞人都不足30歲。“我擁有自己的農田已經三年了,”另一個塔拉巴州人Mikha Saleh說。他解釋道,他父親在他12歲時留給他一塊地讓他種。“每天我除了上學,還得在地裡干三個小時左右的活,”他笑著說,“我喜歡這種獨立。”
但尼政府並沒能激發年輕人從事農業的興趣。大多數年輕人更向往蓬勃發展的城市,希望快點發家致富。“務農已成為沒其他事可做的人的工作,”一名救援人員說。雖然2011年一項新的貸款方案已經啟動,但銀行還是不願意貸款給農民,因為還貸時間太長。並且農民受到培訓的機會依然很少。但Adesina先生十分熱心,願意為農民提供更好的建議。他說,最近他們當中大約有420萬人已在國家數據庫在登記。他希望這個數據到年底可以增加到1000萬人。
農田到餐桌的距離太遠
最大的阻礙可能是尼日利亞糟糕的基礎設施:破碎的道路、不協調的水電供應。Adesina先生說,這就是為什麼每天尼日利亞有45%的西紅柿會爛掉。
構成尼日利亞足足一半的勞動力的尼日利亞女人,她們在結婚后往往被迫務農。 “當討論種植成本時,男人就會把價格壓下來。” 塔拉巴州的一個40歲的寡婦Victoria Lucas說道,她和自己的6個孩子一同勞動,種植木署,山藥和玉米。“他們知道我一個人干不了。”
除了其他方式外,Adesina先生還試圖將政府從化肥採購及分銷業務中分離出來,以幫助農民。尼日利亞人的化肥使用量僅相當於印度同行的十分之一。政府補貼化肥已經有三十多年了,但是形式主義和政府腐敗阻礙了津貼的分發,限制了生產。“我們這是在補貼腐敗,” Adesina先生說道,“而不是補貼農民。”
因此他引進了一套制度,經銷商通過此制度允許用代金券來支付購買肥料的費用。並且外國人也被鼓勵對當地的化肥公司進行投資,希望可以壓低化肥價格,最終提高產量。一家叫做Indorama的印度公司表示,其計劃投資12億美元在尼日利亞興建化肥廠。(石文越、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