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树和他的学生们:用甲骨拼缀逝去的商王朝

2017-12-12 11:12:34 海外网
分享:

虽然在公众眼里,这是一门冷门的绝学,但在学术上的传承其实一直井然有序。从1899年发现至今,总有一批人一代又一代、自得其乐地沉醉其中玩着“拼图猜谜”游戏。

从《甲骨文合集》到《甲骨文大系》

自2011年起,黄天树老师带领学生开始编纂《甲骨文大系》。

甲骨是珍贵文物,学者一般很难接触到实物,一直以来,都不得不主要依据甲骨著录书来从事研究。一般的甲骨著录书由图版、释文和索引三部分组成。最重要的当然是图版,版面完整且字形清晰的图版,是一切研究的基础。

目前甲骨实物著录方法有三种,即拓本、摹本和照片(早期是黑白照片、后期是彩照)。1903年,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从自藏的甲骨中选拓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一书出版,这是第一部甲骨文拓本著录书。它的出版,使甲骨由只供少数人观赏摩挲的古董变成了学者可以利用的研究资料,意义重大。1914年,罗振玉出版《殷虚书契菁华》,全书收录甲骨黑白照片68片,这是第一部甲骨文照片著录书。1917年加拿大学者明义士出版《殷虚卜辞》,全书摹写甲骨2369片,这是第一部甲骨文摹本著录书。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同时用这三种方法著录甲骨,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如近年出版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等小型甲骨著录书即是如此。

郭沫若早年流亡日本研究甲骨文时,亲身体会到寻觅甲骨著录书之艰难。因为著录甲骨的书印数少,售价贵,又散见于海内外,不易寻找。当他1949年就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之后,就打算编纂一部集大成的甲骨文著录书。1956年,在制定十二年科学研究远景规划时,编纂《合集》就被列为重大项目,郭沫若亲任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合集》从1961年开始编纂,对95个收藏单位和44个私人收藏家的9万多片甲骨进行鉴别、精选和拓印,然后汇合80多年来海内外公私藏家手中的甲骨传世拓本、照片和摹本,进行选片、辨伪、校重、缀合和分期、分类工作,编成《合集》13大册,于1978至1982年间由中华书局出齐。 与《合集》配套的《甲骨文合集释文》(4册)、《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3册)直到1999年才出齐。前前后后历时40多年,可见编纂一部大型甲骨著录书的艰辛。”

《合集》是目前收录甲骨拓本最多的一部大型著录书,选材最精,以珂罗版影印,拓本的完整与清晰胜过旧著录书,大大推动了甲骨学的研究,贡献巨大。但《合集》也有漏收的甲骨,原来的拓本缺乏就以照片和摹本顶替,最新的缀合成果也需要吸收,所以又有了《合补》。但是,《合集》《合补》加起来依然不是十全十美,这些年学术进步很快,于是就有了《甲骨文大系》的编撰任务。与《合集》《合补》相比,《甲系》采用新的更为科学的“两系说”代替旧的“五期说”,同时为每张拓本制作了摹本,并且增补了新出版、新缀合的材料。

《甲系》全书8开大册,由“图版(拓本和摹本)”“释文”和“索引”三部分组成。全书预计共73大册,第57册至第68册是“释文”,第69册至第73册为“索引”。翻开《甲系》,同一版甲骨,拓本在左页,摹本在右页,对照阅读,十分方便。

“每一残片,都有它本身的价值,无论字的多少,将来拼合复原,都是有用的。”《甲系》遵照这个原则,搜集甲骨,不论大小,全部收入,目前搜集了7万多片,几乎比《合集》多一倍。甲骨散见海内外,不可能一次搜集齐全,将来根据新出版、新缀合材料再继续编纂《甲骨文大系补编》。

责编:吴正丹、武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