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4日08:13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7月4日讯 《经济学人》(Economist)6月29日发表题为《小行星的撞击,地球的守卫者,2月份的幸免于难,让针对小行星的研究又热了起来》的文章
全文摘编如下:
研究项目“NEO盾”(NEOShield)有若干个欧盟国家参与,还包括俄罗斯和美国,针对来到的小行星,他们主要有三个解决办法:
第一个办法,使用“动能撞击器”(动能撞击器),事实上就是一个重量大、速度快的飞行器,作为星球之间这场“台球”的“母球”;
第二个办法,“地心引力牵引器”,这是一个停泊于小行星附近的飞行器,这样它的分钟引力可以慢慢地把小行星拉入一个更加安全的轨道,如果来袭的这个小行星块头格外巨大,或者我们发现得太晚了,就不得不使用第三个办法;
第三个办法,使用核武器,把它炸入新的轨道。
如果这些办法都没能奏效,或者发现得太迟了,我们还要一个撤离方案。
在2008年,举个例子来说明,一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被发现20个小时之后就撞击了地球。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乱成一团了。可能受到撞击的地点得到了精确的预测。它在苏丹北部的努比亚沙漠(Nubian Desert)爆炸了,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一事件显示出了合理组织的早期预警系统的巨大意义。
美国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的John Tonry就希望能够提供这样的一个系统。他正致力于建立一个8台望远镜组成的系统,名为“ATLAS”(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小行星陆地影响最后的警报系统)。它每晚扫描整个天空两次,寻找快速移动的物体。不像大多数的天文学家,Tonry教授大约并不希望他的设备能发现想要找到的东西。但万一找到了,很多极有可能丧生的老百姓可能因此而生还。
译者:张晓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