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国际>>外媒集萃>>经济学人

英国对华出口增加 政策阻碍进一步增长

2013年07月02日17:45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7月2日电 《经济学人》日前发表名为《面向中国的出口 向东方进军》的文章,

本网编译如下:

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也许英国经济最令人失望就是它的出口表现。尽管英镑在贸易加权的基础上比2008年贬值了近四分之一,但去年英国的贸易赤字仍为360亿英磅(约合550亿美元),这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这对东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是,英国的政治家们可能会帮助该国避开这个机会。

虽然英国现在对中国的出口总量比起几年前来要增长很多,但它已落后于法国和德国(见图表)。每年英国与中国的贸易赤字足足有200亿英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济基本面错配所导致的结果:英国的强项是在服务贸易方面,而中国急需的是原材料和机床。去年中国从国外进口了其金属供应的80%,这促进了澳大利亚的出口。零星的几家英国公司,比如一家叫做力拓集团的采矿公司,也从中捞到了好处。但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德国,它们的公司出售在中国工厂使用的成套设备,因而在这方面要比英国做得更好。

然而,中国的经济正在发生适合英国公司的改变。北京要停止工业产出过剩的状况,下令银行停止将大量现金用于毫无意义的房产项目。目前经济驱动力正通过从投资向消费的转移以实现“再平衡”。同时,由政府提供的针对疾病、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正在改善。一旦中国工人可以依赖这样的社会保险,中国原本很高的私人储蓄率可能会下降,而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低比例可能会开始上升。

这种经济上的再平衡可能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增加其消费品的进口。英国在奢侈品方面比在机器零件方面做得好。目前,主要生产线位于英国的印度汽车公司――捷豹路虎,其在中国销售更多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了本土。巴宝莉已经在中国做了20年的生意,仅在过去的一年里其销售额就提高了20%。它在约克郡生产的衣服,今年将会出现在上海三家新开的店面里。Church’s品牌是来自于北安普敦郡的隶属普拉达旗下的鞋子制造商,5月份其在中国开设了首家专卖店。

英国真正的强项是在金融和商业服务领域。它已经是对中国的第三大出口国。汇丰银行在中国开办银行业务已经有140多年来;渣打银行在中国的时间更长,并且有10%的收入来自于此。但国际营销管理集团的董事长顾问邓肯·克拉克说,中国国内的大型庄家仍然主导着市场。英国银行的立足之地很窄:他们只提供基本的银行产品,并且只有有限的分支网络。汇丰银行在中国仅有141个网点(它仅在威尔士就拥有超过100个),其在中国的贷款额只占全部贷款额的2.8%。

文化出口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中国工人工资的上涨,并且无论是国内公司还是国外公司,都在寻求向他们出售商品,一个新的市场已经形成,并且英国在其中也是佼佼者:电视节目。2011年英国出口的电视节目――当时引起轰动的 “舞动奇迹”和“厨艺大师”――价值15亿英镑。直到最近中国频道才播出模仿英国的低质量节目。然而,运营着狮子电视公司的布拉德利说,广告资金和广播电台之间的更多的竞争,意味着他们愿意为生产出真正的好东西而花钱学习专业知识。现在他正帮助推出中国版本的“黄金出租车” 节目,一个已在38个国家播出的游戏节目。

这一切都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其他国家似乎要更好地利用中国经济的变化。接受更高的教育是英国另一个重要的产品。在2011到2012年度,近79000名的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这比五年之前增长了近60%。但其他说英语的国家做的更好。在过去的五年中,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了124%。在美国,这个数字高达187%。从2012年开始,原本允许外国学生在学习结束后留在英国工作的签证计划不再接受新的申请者,这将很多训练有素的外国移民挡在了门外。

卷起欢迎的红地毯

英国不再建立其对游客和外来移民友好的国家声誉。签证速度有所提高,但仍然比欧盟慢。因此,在吸引中国富人前去购物方面,伦敦败给了巴黎。签证的限制以其他一些更微妙的方式阻碍了出口:例如,英国的建筑行业,经常习惯于从所投标的国家中雇佣员工。

2011年,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宣布,他希望使与中国的贸易量到2015年实现翻番。但是,这只是一个愿景,而不是一个计划,并且到目前为止已取得的收益是很小的。2011年一项受到吹捧的中英贸易协定涉及价值14亿英镑的货物,但这只相当于两国之间现有贸易量的3%。而德国和中国之间达成协定的贸易量相当于此协定10倍。2013年第一季度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量比2011年同期只增长了35%,看来卡梅伦的目标已无法达成。去年对达赖喇嘛的热情欢迎并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英国的海外关系由一些公共机构负责管理。只有一家机构,英国贸易投资总署,有明确的商业目标。它旨在帮助促进出口,举办最近的首席执行官论坛以加强中国和英国公司之间的联系。然而,卡梅伦拥有的贸易使节网络覆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阿塞拜疆、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然而却没有对中国的特使。工党议员利亚姆·伯恩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这个问题的书,他指责说,这反映出英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很低。

如果能有一位新的并且高定位的中国贸易特使,他能够为中国人赴英国的签证和促进中英货物贸易而游说,那将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提高英国服务的可获得性其实更加重要。中英两国中央银行之间的一项新的货币互换协议,会削弱金融壁垒,并且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收益,而且不只是对英国的银行来说。即使要实现经济再平衡,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储蓄来源。如果英国金融业的其他部门――养老金和保险部门――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的话,英国的出口可能会大幅增加。(岳洋)

分享到:

(责编:王栋)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国际频道今日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