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强科技支撑。故宫博物院是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拥有为数众多的研究学者和专业人才,不断产生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科研队伍面临新老交替。与过去相比,故宫博物院业务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如何继承优秀的学术传统,营造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氛围,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是实现科技支撑的关键所在。目前,故宫博物院共有专业人员近600名,其中高级专业人员近200名。对于专业学术人才来说,故宫博物院应具有更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并不断增加亲和力,使更多急需人才加入到故宫博物院的专业队伍中来,并积极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
近年来,根据科学研究发展需要,故宫博物院先后组建了古陶瓷研究中心、古书画研究中心、古建筑研究中心、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藏传佛教研究中心,以及故宫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初步形成了具有故宫博物院特色的研究机构体系。鉴于这些研究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布局过于分散,需要实现资源整合,为此决定组建故宫研究院。故宫研究院根据学术研究发展需要,逐步健全,例如计划设立古文献研究所和明清档案研究所。众所周知,有文字的文物要比没有文字的文物具有更加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古文献研究方面,院藏文物中有60余万件古籍文献,有7万余件法书,其中有4万余件尺牍,有近3万件碑帖,有3万余件铭刻文物,其中石鼓应属国宝中的国宝,需要格外悉心保藏。另外,故宫博物院还有2万片左右的甲骨收藏,这些均需要加强研究工作。故宫博物院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管着1000万件左右的明清档案,这是故宫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该加强明清档案的研究和合理利用,因此计划成立明清档案研究所。
为了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学院。故宫学院将紧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实际需要,围绕故宫博物院整体事业的发展,开展面向自身、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项目。在面向自身方面,主要围绕故宫博物院核心业务,开展面向故宫博物院员工的培训项目。包括博物馆基础、藏品管理、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公众教育、保存环境、知识产权、信息化,以及平安故宫工程等方面开展专业培训。在面向行业方面,主要凭借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资源优势、专家学者优势、博物馆与遗址合一的空间优势、品牌资源优势、专业理念优势,面向全国文物博物馆界,承办一批行业急需或填补空白的培训项目,逐步形成特色,成为国内文物博物馆专业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之一。培训项目可分系列筹划,例如文物鉴定类培训班、馆藏文物保护与修复类培训班、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理念培训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研修班等。在面向社会方面,为喜爱故宫文化的各界人士、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师生、中小学师生等创建故宫文化传播平台,举办由故宫博物院内外专家学者开设的,与故宫各类知识相关的主题性系列讲座,例如故宫讲坛、高校教师讲习班等。以多样化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走进公众,使其获得更多关于故宫的背景知识,更加全面地认识故宫文化遗产价值,提高其对故宫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训内容以故宫和故宫博物院为中心,关于历史文化艺术、文物建筑、传统技艺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普及性知识。在面向世界方面,国际博物馆协会是文物博物馆领域年代最为悠久的国际机构,国际博物馆培训中心设于故宫博物院,培训中心每年针对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博物馆专业人员举办两期培训班。面向全球招生,半数以上学员是外籍人士。
五是扩大文化传播。故宫博物院规章制度经过历年完善,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作为阶段性成果,2013年1月故宫博物院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了《故宫博物院规章制度汇编》,内容包括11类、114个单项制度,共计约30万字,囊括了综合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古建与工程、藏品保护与利用、科研管理、宣教服务、协会章程等方面的内容,是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公开出版规章制度,在全国博物馆领域尚属首例,目的在于强化社会各界对于故宫博物院各项工作内容的监督,强化故宫博物院员工的故宫精神、故宫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在院规章制度的规范下,敬业奉献,建功立业。
故宫在社会民众的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崇高而神圣,人们把故宫文化遗产的保护看作是每个人的职责,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故宫博物院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这种关注倾注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是对故宫博物院的监督、重托和激励,也是今天故宫博物院最为有利的发展环境。故宫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国的,还是世界的;故宫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未来的。她从历史中走来,还要健康地走向未来。因此,每一位社会公众对于故宫文化遗产保护,都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作为“故宫人”,保护好故宫文化遗产,建设好故宫博物院,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使命神圣而光荣,责任重大而艰巨。故宫博物院的声誉是国家的声誉,就像“故宫人”的生命一样重要,故宫博物院应通过出色的业绩赢得良好的社会形象。今天,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说话,用工作成效来证明。
故宫博物院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面对媒体监督,坚持公开透明,把故宫博物院目前的状况,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取得的进展等,坦诚地主动通报给媒体朋友。通过主动宣传、接受采访、开办讲座、发布微博、更新网站内容等途径,将故宫博物院近期工作进展、未来远景规划等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使信息渠道更加通畅。特别是就 “平安故宫”工程进展、两岸故宫交流与合作等,邀请媒体记者进行深入、全面的报道。在舆情应对方面,做到及时、公开、透明,实时监测日常舆情,就热点、敏感、负面话题,制定媒体预案,对于情况属实的批评意见,虚心接受,表示感谢,同时及时加以改正,并将整改结果向媒体通报。对于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公开表明故宫态度,维护故宫形象,必要时向媒体记者进行发布,以澄清事实,为故宫博物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今天,从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可以了解更多宣传展示故宫古代建筑、馆藏文物、虚拟展览等方面的信息,成为对外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和与广大公众交流沟通的主要平台。前年“数字故宫”展厅驻入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去年在故宫博物院又开启了邮政服务。在每年的5·18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六一”儿童节等主题日期间,故宫博物院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别教育活动。同时,故宫博物院的公益讲座“故宫讲坛”定期举办,“故宫知识课堂”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参与,“永远的故宫”系列讲座在各高等院校持续举办,“故宫文化”志愿宣讲团经常赴各社区宣讲故宫文化。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先后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国家大剧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雅昌集团、天津大学、安徽省人民政府、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东城区政府、西城区政府、承德市政府等地区和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为我院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传播等方面拓展了发展空间。
故宫博物院与港澳地区文化机构和博物馆的合作不断深化。在与香港地区合作方面,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康文署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2年至2017年,故宫博物院将在香港艺术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科技馆等博物馆陆续举办故宫文物专题展览。例如2012年6月至10月,在香港艺术馆举办了《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大型展览,去年7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清代宫廷服饰精品展》开幕。在与澳门地区合作方面,故宫博物院和澳门艺术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盛世风华——康雍乾书画器物精品展”开始,在过去的10多年里,双方合作举办约20个展览,这种持续地不间断地展览合作在世界博物馆界也十分少见。
近年来,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愈发频繁与紧密。2009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实现60年来的首次互访,同年两岸故宫达成了交流合作的“八点共识”,在此基础上,成功合作了一系列展览,包括“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这些展览都备受两岸民众关注,深受台湾民众欢迎。两岸故宫的收藏同根同源,都是以明清皇家收藏的历代文物精华为基础,两院藏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性和互补性。两岸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在合作展览中珠联璧合,惟有这样的展览才能实现展览线索、展品层次等方面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这种非同寻常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才是两岸故宫博物院合作展览深受民众关注、欢迎、期盼的最重要原因。
2013年年初,台北故宫博物院冯明珠院长访问北京故宫,两岸故宫博物院同仁对“八点共识”的内容以及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规划与制定未来合作项目,并对这些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进一步展开两院合作交流。4月我率团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在藏品保管、陈列展示、学术研究、文物影像利用、出版物互赠、学术研讨会机制、文化产品研发等方面探讨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确认了进一步的具体交流计划,并在去年合作举办了乾隆皇帝艺术品味题材的展览。
故宫博物院努力发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文物藏品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国际文化交流。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国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国际著名博物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不仅限于文物展览,而且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开展日益广泛的合作,通过这些合作也确立了故宫博物院在国际博物馆领域的文化地位。
刚才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独有的三大文化资源,以及面对未来的故宫博物院的三个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故宫人的“故宫梦”。希望通过全体故宫人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早日实现保护好故宫文化遗产、建设好故宫博物院的美好蓝图。故宫博物院的事业是永远的事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责编:姚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