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8日09:06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5月8日电 《经济学人》发表名为《各大城市的经济成就》的文章,本网编译如下:
美国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对阳光的品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南部人口的比率不断攀升,到21世纪初已从不到40%升至50%以上。气候促动了这种转换(因为气候的可控性使得人们能够移民于最南部的诸州,如果没有空调装置的话,这些地方几乎潮湿得无法居住)。经济上的机会同样大大助长了这种趋势,并且这种人口流动为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提供了潜在的动力。
最近公布的大都市区的经通胀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字,揭露了阳光地带各大城市的表现情况。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硅谷的故乡,其国内生产总值从2007年到2011年间一直保持着19%的令人瞩目的高增长率。而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其国内生产总值扩大了14%。不过,落后的城市同样也是阳光普照的地方。拉斯维加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从2007年到2011年下降了12%。排名位于底部的还有洛杉矶,迈阿密,菲尼克斯和亚特兰大。就业方面的统计数字情况类似。从衰退初期开始(至2013年三月末),德克萨斯州是就业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四个大都市区之一,此外还有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俄克拉荷马州的俄克拉荷马城。但是,其他的阳光城市同时也处于在工作方面表现不佳的行列。洛杉矶与其在衰退前所达到的高峰值相比,仍短缺300000份工作职位,占全部就业量的5.3%。
房地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这种变化的原因。被阳光和经济增长所驱动的移民,燃起了对阳光地带新家的旺盛需求。房价在沿海的加利福尼亚州飙升,在这个地方可用土地的稀缺和对新兴工程的严格规定限制了建设的开展。宽松的贷款标准鼓励了不顾后果的借贷,不过德克萨斯州除外,因为在经历了之前的萧条后其所实行的对于掠夺性贷款的严格规定使抵押贷款一直保持适度。
与加利福尼亚形成对比的是,对建设者比较友好的城市如达拉斯和休斯顿新建了大量房地产,使得它们可以在没有物价上涨压力的情况下积累了大量的新居民。根据标普/凯斯希勒指数,2000年到2007年间丹佛、亚特兰大和达拉斯的房价上涨了20—30%。但是菲尼克斯和拉斯维加斯的房价却骤升了90%,洛杉矶和迈阿密则上涨到过去的两倍多(华盛顿和纽约情况同样如此)。当抵押贷款市场在2008年冻结,经济陷入大衰退时,低收入借款人高度集中的大都市区遭受了最为严重的损失。
阳光地带的过度衰退现在看起来像是已经触底反弹。自从2011年底,阳光地带的就业率又重现了快速增长的势态(见图表)。先前萧条的地方如菲尼克斯和亚特兰大正在反超那些在恢复初期表现更好的城市,如波士顿和明尼阿波利斯。随着恢复的继续,阳光地带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正又一次地缩小。
这部分地也是快速的家庭去杠杆化的结果。在加利福尼亚和佛罗里达,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来得快速而凶猛。这导致了严重的经济低迷,但也帮助借款人逃过了沉重的债务。对理性购买的回归同样起到了帮助作用。至2011年,华盛顿的房价仍比2000年时的水平高79%,在纽约和波士顿分别高出63%和49%。但旧金山的房价却只比2000年的水平高29%。菲尼克斯的价格水平下降至2000年的水平,亚特兰大在2000年的水平上又下降了11%。美国向南迁移的移民及时地回归,为当地的房屋提供了新的买家,为当地商业提供了新的需求。
工业同样起到了作用。德克萨斯州的命运,就像奥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那样,被高能源价格支撑着。加利福尼亚最近好转的时光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一轮的科技繁荣,这同样有益于一些较小的科技中心,如奥斯丁,甚至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严格地说是位于北方)。但是,自2007以来的美国经济增长几乎都是人口驱动的。除一些高科技城市以外,个人产出的增长为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微乎其微。相反地,产出和工作一直在追随着人,而人却又在追随着太阳。(陈浩、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