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奕譞
张佩纶仇家发难
1879年3月底,李鸿章入京料理同治帝安葬差事,亲自登门拜访31岁的张佩纶。到了夏天,张佩纶丁忧,经济上颇为拮据。李鸿章给张华奎写信,说张佩纶丰才吝遇,深为惦念,不如到北洋担任幕僚。张华奎就在张、李之间积极牵线。张佩纶的父亲张印塘早年担任安徽按察使,与回家办团练镇压太平军起义的李鸿章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张李之间早有书信往来但不稔熟。秋天,张佩纶出京赴苏州迁庶母灵柩,李鸿藻又替他向李鸿章写信请予关照,李鸿章向张赠送千金以助营葬,张李之间开始迅速走近。
1882年4、5月间,李母去世,李鸿章回安徽奔丧并丁忧,张树声被清廷调来署理直隶总督。张华奎期望张佩纶能够调往天津,辅佐其父。张佩纶从李鸿藻的内幕消息中得知,慈禧太后有意李鸿章“夺情”复出,就拒绝了张家父子的盛情邀约。他告诉李鸿章,“主峰未定,点缀他山,恐亦未谙画格。”谁知张树声却径行上奏,点名请调张佩纶帮办北洋水师事宜并加卿衔。那天恰逢考差(即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参加者有京官280余人。贝勒奕劻在考场大呼张佩纶,想告诉此事,却发现他没来参加考试。不知底细的人,猜想张佩纶与张华奎交谊甚笃,不来考场是早有内幕消息,正在等待降旨。这使得张佩纶大怒,遂商由陈宝琛上奏,弹劾张树声擅调天子近臣,使得本怀善意的张树声受到罚俸九个月的处分,颜面尽失,张家父子私下与张佩纶结起仇来。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