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在深圳抢购新股认购抽签表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为了不被挤出队伍,他们在南方酷热的夏天里采用了前后紧紧环抱的排队方式。
深圳“8·10”事件,“股市要走法律化、规范化道路”
1991年,朱镕基离开上海,调任国务院副总理。此后,他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中国股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世纪90年代初,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开业,然而关于股市是否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争论仍未平息。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股市就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的这番话,为尚在摸索阶段的中国股市发展加了一把劲。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一个月后,朱镕基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讨论。他专门提出,要总结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的经验。当时深圳的股票经过了大起大落,人们的风险意识和金融意识得到了锻炼。但是,同时期上海的股票一直往上涨,只要股价稍微一降,就有人上访,认为社会主义的股票只准升,不准降。这些现象引起了朱镕基的警觉,他说“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有放手去做,才能建立起股市必需的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
那年夏天,深圳发生的一件事,让朱镕基加快了规范股票市场的行动。1992年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特区分行等单位宣布,在8月9日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500万份,每张身份证可以购买一份抽签表,中签率为10%。一夜之间,全国各地近百万人涌入深圳,彻夜排队抢购,甚至出现了收购身份证用以购买抽签表的事。结果抽签表不到半天就售罄,没有买到抽签表的人认为此中有诈,提出质疑,并在现场发生了冲突。8月10日,数万人聚集到深圳市政府门外,阻塞了道路,甚至出现打砸汽车、攻击执勤民警的暴力事件。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深圳股票认购证风波”,即所谓“8·10”事件。
“8·10”事件不仅重创了深圳股市,还使得党中央和国务院注意到了股票市场缺乏监管的情况。在1992年8月13日召开的部分省市股票市场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朱镕基指出,股票市场要走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不能出现过度投机。他强调要加强股票市场的监管工作,保证股票发行和上市公司的质量。同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刘鸿儒出任中国证监会第一任主席。随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规章,初步确立了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
1995年12月,朱镕基回到上交所考察时,提出了证券期货市场发展的“八字方针”——法治、监管、自律、规范。直到今天,中国股市依然遵循着这八个字,虽有起落,却运行平稳。
责编: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