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120年前的国运抉择

2015-06-04 11:08:11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字号:

  最后一面不欢而散

  不过,命运却和李鸿章开了个玩笑,让他和伊藤博文第三次见面了。

  当初,《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中国,苛刻的条件、巨额的赔款、大片领土的丧失,终于让大清帝国从天朝上国的残梦中惊醒。正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联合1000多名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废约拒和。在此情形下,光绪帝不得不在上谕中承认,清政府与日本开战后作战不力、“战无一胜”,表达了变法图强的决心:“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朕于中外臣工有厚望焉。”一时间,签下丧权辱国条约的李鸿章被人们遗忘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成了中国政治舞台的明星。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为日本赢得战争的伊藤博文却陷入政治泥潭。为了用好战争赔款,1898年他第三次出任首相时,想安排两名熟悉财政的官员入阁,却招致昔日盟友的强烈反对。迫于压力,伊藤博文于1898年6月辞职,随后宣布将访问中国。

  1898年9月,伊藤博文到达中国,此时的中国政坛正暗流涌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企图发动政变,宫廷内外甚至传言光绪帝即将被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希望依靠袁世凯的力量扣押慈禧太后,实现君主立宪式的变革。9月20日,支持中国维新变法的伊藤博文觐见了光绪帝。虽然两人具体的谈话内容后人并不知晓,但据信,伊藤博文向光绪帝表示,自己很希望能为中国变法做些事情。然而,就在第二天,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开始捕杀维新派。

  3天后,伊藤博文在北京见到了李鸿章,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李鸿章虽然心存芥蒂,但依旧设宴款待伊藤博文。席间,众人的话题集中在戊戌变法上。李鸿章刚从欧美归来,在国外声望日盛,但在国内备受冷落。虽然同情光绪帝,但他深知慈禧太后的狠辣,再想到自己尴尬的处境,只能做一个旁观者。饭桌上,他对戊戌变法本身没有发表意见,只在大家提到康有为时,他站在维护旧制度的角度上,说了一句康有为“煽惑人心、至于众怒”,要求伊藤博文帮助逮捕康有为。除此之外,李鸿章对伊藤博文态度冷淡,不愿与他多聊。很明显,李鸿章早已放弃了与伊藤博文所谓的“友谊”。伊藤博文同情维新派,对李鸿章的建议自然也不会理会。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就这样不欢而散。

  辞别了李鸿章,伊藤博文尽力保护维新派人士。当梁启超为躲避追捕逃入日本使馆时,日本驻华公使还没有收到东京的指令,不知所措。仍在北京的伊藤博文当场表态:“救救他吧,帮他去日本,我会在日本照顾他。这个年轻人对于中国来说,实在宝贵。”后来,伊藤博文的确对流亡日本的维新派人士多有照顾。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李鸿章,伊藤博文,丰太郎,日本投降书,近代技术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Loading...
评论: 1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