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红场上的“习普会”:从卫国战争到普京时代

2015-05-19 09:10:37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字号:

  普京与默克尔,斗而不破

  1999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出任代总统。从那以后,15年来,俄罗斯都处于“普京时间”。

  普京和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多少是能相互理解的。作为克格勃曾驻东德的特工,普京的德语很好。他上台的第二年就在德国议会发表演讲,流利的德语为他赢得阵阵掌声和欢呼。俄罗斯有评论员认为:“普京对德国的态度和俄国沙皇很像——向德国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和技术。相比之下,和美国的关系就无关紧要了。”

  默克尔无疑也是了解普京成长背景的西方领导人。她人生的前35年都是在东德度过的,参加过少年共产主义组织,还加入了倾向共产主义的“自由德国青年团”,并成为领导者之一。柏林墙倒塌的那天是星期四,在东德科学院工作的默克尔按每周四的惯例去洗桑拿浴。洗浴出来,她看见街上汹涌的人潮,随即汇入人群,奔向第一个开放的通往西德的检查点,“与其他人一起为这个不可思议的日子感到兴奋”。

  两个相互了解的领导人未必能相处愉快。2006年,默克尔首次以总理身份访问俄罗斯时,普京送给她一只玩具狗,而世人皆知她怕狗;2007年,普京再次与默克尔会谈时,他的爱犬“科尼”、一只高大的黑色拉布拉多犬居然出现在会议大厅,默克尔只能苦笑。两人的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写照:斗而不破。虽然摩擦时时有,但作为欧盟核心之一的德国,仍是欧洲与俄罗斯对话的领导者。当乌克兰事件爆发时,这一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宣布脱离乌克兰独立,并在当月加入了俄罗斯。危机爆发后,默克尔一直与普京保持密切联系。这年7月13日,普京和默克尔还一起观看了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决赛,其间两人互动良好,有笑有谈。这样的场面激怒了不少乌克兰网友,他们纷纷制作讽刺图片。在其中的一张图上,两人含笑握手,握手的地方被放上了乌克兰地图,还配以文字“你是不是已经答应所有的事情?是不是啊,默克尔?”

  仅仅几天后,默克尔不得不改变通过对话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想法。7月17日,马航MH17客机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的地方坠毁,机上近300人全部遇难。西方坚持认为是俄罗斯向乌东部“分离分子”提供的导弹击落了客机。坠机后的第三天,默克尔和普京通了一次电话,这是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两人至少第三十次通话。默克尔表达了强硬立场:“等你在缓和乌克兰冲突上有了进展,再给我打电话。”此后的十多天,两人没再通话,而德国和欧盟在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上达成了共识。德国杂志说,“MH17坠毁的同时,也是德俄关系的坠毁”。

  与此相对应的,是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坚决。2014年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上举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9周年阅兵式。阅兵后,普京就去了克里米亚,视察驻扎在那里的黑海舰队。评论认为,1941年,斯大林的阅兵是离开红场就奔赴战场;普京的这次阅兵是离开红场就奔赴黑海,这是向西方发出信号:俄罗斯不再是1990年的模样,已经在欧洲恢复了打击能力。

  乌克兰危机带来的摩擦至今未散——默克尔缺席了5月9日的红场阅兵。而10年前,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了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阅兵式。为表达德国反省二战的立场,默克尔5月10日到莫斯科向无名烈士墓献花。70年来,两国从仇敌到和解,一方由分裂的战败国变成统一的欧洲大国,一方由不可一世的战胜霸主跌落到历史谷底,又触底反弹重回准一流大国之列。等到80年、90年、100年时,它们又会变成什么模样?这正是历史与未来的迷人之处。(记者 陈效卫 谢亚宏 曲颂 张建魁 田亮)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普京,德军,1941年,卫国战争,苏军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