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3年07月30日10:54|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7月30日讯 《经济学人》(Economist)近日发表题为《美国脱贫思想的历史渊源,直到最近几十年人们才就脱贫问题达成共识》的文章
全文(上)摘编如下:
7月17日,印度公布了国内最新的贫困人口数据。这些数据描绘出了一片令人欢欣鼓舞的景象:2011年至2012年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在印度总人口的比例从2004年至2005年的37%降至22%以下。该数据公布之时恰逢印度大选即将来临,难免会遭人诟病。为此,也引发了反对派的质疑。在他们看来,执政党提前发布这些数据无非是想彰显政府的丰功伟绩。尽管双方为这些数据而打得不可开交,但真正值得大家关注的却是除它之外的内容。当然,这并不是说国内贫困率的下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人们也不会就“决策者是否应该尽可能帮助为数更多的穷人摆脱贫困”这一观点展开讨论。这一现象反映出一个已经在全世界达成的共识:不管是联合国(United Nations)还是世界银行(World Bank),抑或是那些形形色色的政府官员以及乐善好施的社会名流,无一不把人口脱贫当做是一项值得去做并且可行的事业。大家所争论的内容不过是在于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罢了。
对脱贫思想的共识听起来完全不足为奇。不过,曾担任过世界银行研究局局长的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的经济学教授马丁·拉瓦雷(Martin Ravallion)却在最新的一篇论文中对过去三个世纪以来人们关于贫困思想的演变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梳理。在他看来,直到最近几十年人们才就脱贫问题达成了共识。而就在不久之前,一直以来被灌输且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贫困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公共政策应当尝试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而且是通过一些既不伤害到经济发展又可以达成这一目标的方式来做到——遭到了人们的质疑。
在16世纪到18世纪间,欧洲思想界主倡重商主义理论。而该理论认为,贫困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来说,这种思想无疑为穷人搭建了一个残酷的世界。但反之,贫困同样能够确保社会得到足够的廉价劳动力,从而保持经济引擎的不断高速运转。18世纪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de Mandevill)表示,这种理论证明了一个道理:“在一个不允许有奴隶存在的自由国度中,国家最可靠的财富就是那些埋头苦干的穷人们。”这种思想在当时被普遍接受。
如果一个社会里的穷人被视为一种确保经济发展的工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当时几乎没有统治者愿意制定政策,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现在看来,当时为消除贫困而采取的任何行动不过都是权宜之计。18世纪,英国政府对《济贫法》进行了修订。议会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那些早已生活在贫困中的人遭受更沉重的打击,比如说农作物歉收或遭受丧亲之痛等。该法案的目的在于保护穷人,使他们不至于陷入最让人绝望的泥淖,而非想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18世纪后半叶,社会开始用一种道德的论调来看待贫困问题。身为牧师的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认为,穷人之所以穷困潦倒,完全要归咎于他们自身的不足。他说,技术上的革新或许能让穷人得到的薪酬勉强达到维持温饱的水平之上,但是,这种状态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因为过不了多久,穷人在生育上的不加节制又会让他们的薪酬回落到之前的水平。在马尔萨斯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了新的《济贫法》,该法案力求将济贫院作为穷人的唯一选择。也就是说,任何向穷人发放救资的“院外救济”都需要被叫停。(刘洋洋)
(未完待续)
(责编:牛宁)
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