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1日16:37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7月1日讯 美国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6月26日发表题为《治疗心神不宁:吃药可以降低自杀率吗?》的文章。
全文摘编如下:
抗抑郁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尊重。尽管抗抑郁药是美国销量第三的处方药(仅次于抗精神病药和治疗胃酸反流和胃灼热的药物),年销售额超过110亿美元,但是许多研究对抗抑郁药的疗效表示质疑。一些专家甚至建议,用药物解决精神健康问题只不过是大型制药公司制造的一场骗局。
在欧盟资助下进行的一项有争议的新研究现在至少可以让一些质疑者无话可说了。根据来自29个欧洲国家15年的数据,研究人员仔细观察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某国的年度自杀率与该国抗抑郁药的年销量。结果显示,在15年的时间里显示出来了两种趋势,那就是:大多数国家的自杀率都有所下降,所有国家的抗抑郁药销量都有所上升。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是否是抗抑郁药带来了自杀率的下降。因为,自杀率的下降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所以负责该项研究的科学家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工作。该项研究的结果已经于近日发表在了医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在分析了有可能导致自杀的其他因素之后(包括失业、酗酒和离婚在内),科学家们最终得出结论:抗抑郁药仍然是促使自杀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科研人员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下定论。该项研究统计的数据量之大让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但是这也增加了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使是最具智慧的统计学家也无法控制这种不确定性。研究人员不可能对如此庞大的一个数据库里包含的所有因素一一进行分析。一些质疑该项研究结果的人可能会指出,在抗抑郁药销量上升之前,许多国家的自杀率就已经下降了,也许主要得益于当地实行的严厉的防止自杀项目。
现在,该争论还没有得出最终的结果。这样一来,我们又再次陷入了似曾相识的两难境地:相信抗抑郁药的人会利用该项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相信抗抑郁药的人则会利用该项研究的不足之处来推翻其结论。对于余下的人来说,也许最郁闷的事情就是:我们仍需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
作者:Kent Sepkowitz(纽约市传染病专家)
译者:郝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