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13:51:00|来源:海外网|字号:
国际化不等于拿钱拿资源 消费者更重要
张蔚:昨天我跟我的一个闺蜜在讲,我明天要做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的论坛,我说你最希望要的什么,她说我希望一个法国最新的包包,能够在电脑里面一点,就能买到这个包包,而且是法国退过税的价钱,四十八小时之内能够送过来,成为杭州第一个背这个包包的人。好的,下面我们把话筒交给台下的观众手里。
观众:问一下,今年双十一在前期采访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了双十一要国际化这个词,那么今年阿里巴巴也开始国际化的布局,与很多国外邮政公司合作参股等等动作越来越频繁。刚刚您提到国际化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中国到世界,一个是世界到中国,说白了一个是把钱拿回来,一个是把资源拿回来,我想说一下,在阿里巴巴天猫国际平台,或者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您觉得这两个方面哪个比重大一些。另外在浙江,您觉得浙江是需要把钱拿回来多一点还是把资源拿回来多一点更重要一些?
张勇:当我们看全球化机会的时候,我们没有考虑把钱拿回来还是把资源拿回来,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消费者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商户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对于跨境来讲,进和出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可以看到的,中国是最大的一个制造业基地,很多全世界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也培养了很多中小企业有非常出色的制造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怎么样和电商平台帮助他们的货品走向全球,这是我们看更多的创造机会,抓住这些机会,分享给全世界消费者,这是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这个过程当中,进和出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讲,我想我们今天没有偏好说我们进口更重要还是出口更重要,最终是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我们也是在两方面齐头并进的,我们看到过去五年的双十一变成了一个消费者的节日,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去年350亿,今年571亿,到这么大的量,一个核心原因就是社会化的合作,双十一并不是一家公司搞的,它是阿里巴巴发起的,但是是全社会参与的,是所有电商从业者共同为消费者奉献的一个节日。在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块,我们继续秉承这样的理念,其实通过这样的社会化合作,能够让全球的消费者都能够参与到这个节日当中去。我想进和出是同等重要的。
观众:问一下现在的现状,这两方面哪个比重更多一些,在天猫上?
张勇:天猫上面反映的主要是进口,天猫主站上面已经有四千多个国际品牌在经营,这些品牌在中国都是已经有经营的公司,在今年年初我们推出了一个天猫新的业务,我们叫做天猫国际,这个平台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讲,跟天猫并没有界限的,消费者进到天猫就能找到天猫国际的东西,但是对于商家来讲,针对在中国没有经营,但是对中国市场非常感兴趣的国外的商家,主要做的是世界到中国,出口通过两个平台完成,一个是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包括今天已经有俄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的速卖通网站,帮助中国制造商把商品出口到全球。
第二个,全世界还有将近一个亿的华人生活在全球各地,他们能够读中文,没有问题的,他们喜欢淘宝,我们用淘宝海外的网站,就能够更好地去服务这些在全球生活的华人,这也是一种中国走向世界。我们今天通过这几个业务,分别承载了跨境电子商务使命。
观众:以前马总一直说要做物流,现在阿里已经投资很多物流公司,说到国际化,阿里将来会在国外,比如说美国欧洲,给美国的客户、给欧洲的客户做实际的物流操作方面的服务吗?
张勇:我们对新加坡邮政进行了战略投资,包括我们在国内也进行了一些物流资源的投资,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还是坚持一点,阿里巴巴集团自己,我们的菜鸟,大家知道我今天也在负责菜鸟,我们菜鸟做的事情,是利用信息流,利用数据的整合和能力,最终帮助我们的物流合作伙把物流做成一个真正的智慧物流,这个是我们的愿景。阿里巴巴自己不会说去搞多少辆卡车,搞多少个车队,搞多少的地面员工,搞几百万员工去送包裹,这是不可能的。
就拿这次双十一来讲,整个平台产生2.7亿的包裹量,这2.7亿的包裹量在这几天迅速地被消化掉了,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爆仓现象,整个体系非常顺畅,大家知道去年双十一是1.5亿的包裹,到今年双十一2.7亿的包裹,能够在包裹增长50%、60%的情况下,还能够完成这么快速的消化,其实全部靠的就是社会化协作的力量,这是我们坚信的一个道路。在这个上面,尽管我们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上,我们进行一些投资,但是这个投资的目的并不是说我们自己要去做物流,而是相反,我们希望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通过我们的合作,通过我们的数据,通过引导消费者和商户的需要,理解他们的需要,把整个物流服务做得更好,世界那么大,靠一家公司做事情是做不完的,今天让整个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实现这个愿景,大家都来为这个愿景努力,最终每个人各司其职,我们进行合作,最终能够为商户、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
沃夫冈·拜耳:刚才说到了投资,阿里巴巴是一个合作伙伴,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总有人想建立一个网络,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公平的条件,并且让所有人参与,阿里巴巴、淘宝,并不是说只能从这些平台购物,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平台,能够让来自亚洲以及其他地方的人们进行电子商务,我们可以利用阿里巴巴的技术,我非常同意这种阿里巴巴的做法是成功的。
观众:中国境内以后,他们选择的注册地有一些想法,亚马逊公司进驻到上海自贸区,对于亚马逊下一步进入中国市场,政策上面有一些什么优势,同时我想问一下亚马逊下一步对于中国的消费者,会带来什么样的竞争条件?
道·古尔:如果我们来考虑一下,有一些摩擦,有一些消费者想在全球进行购物的话,首先他需要时间,很少说我希望它更慢或者花更多的钱,所以你刚才说到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其他自贸区,都能够减少整个定单发货时间,不管是在海关还是在保税区,还在存货各个方面,都可让货物运输得更加迅速。另外还有一些关于邮政的税收或者消费税等等方面的政策,另外还有除了时间稳定性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或者是三个星期都有可能到货的话,这是非常沮丧的情况,消费者希望明确地知道什么时候收货。
观众:我想请在座各位做一个选择或者比较,一个是鼓励全球消费者,在一天内集中在线采购或者消费,集中在一天内。第二是鼓励全球的消费者能够根据他的实际需要,理性地、平衡地在360天内在线采购或者消费,这两个比较一下,跟今天上午马云先生刚刚提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心的和谐,哪一个更符合呢?
张勇:这个问题最近也有一些讨论,特别针对我们的双十一,说双十一是不是在那一天让大家第一是鼓动消费,第二是超前消费或者消费一些他不需要的东西。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讲,他是理性的,消费者买东西,一定是买他需要的东西,第二个,今天对于我们整个的双十一,从第一天开始走到今年第六年,整个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今年我们整个消费者的参与者人数,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参与,如果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每年越来越喜欢这件事情,我们很难讲这些消费者都是不理性的,或者说超前去消费的。其实在中国我们今天看到为什么双十一会变成一个消费者的节日,其实原因很简单,消费者需要一个节日,过去消费者有一个节日,我们最近在聊这个话题,就是315,消费者的节日,但是这是消费者维护他权利的节日,消费者要维护权利,首先是有一个消费的权利,他有权利决定花钱,也有权利决定不花钱。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很高兴阿里巴巴在最初发起,但是电商行业的同行,包括从2012年以后,看到所有线下从业者零售业态,我们全部一起在做这个节日,为消费者奉献一个盛宴,这是消费者喜欢的。如果消费者不喜欢,它到不了今天这个规模。
第二,双十一这几年发展当中,看到极大的推动了跟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服务、物流每一个行业的发展,在过去的每一年当中,我们都在说电子商务的发展,每年的双十一确实带来一个峰值,但是今年的峰值在明年、后年,在一两年以内,成为每天日常的一个数量,经过这样一种双十一的锻炼,对于我们整个电子商务的生态体系的能力,无论在物流、无论在技术,各个方面,都是巨大的提升。今年非常高兴地可以看到,在阿里平台上这2.7个包裹,还不包括其他电商平台的包裹,在过去几天之内都被迅速消化掉了,这在几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整个社会化协作的体系,经过这几年双十一的磨炼,整个的能力获得了迅速的提升,但是未来我想2.7亿个包裹,一定不只是一个峰值,在几年以后,一定是每一天在中国电商消费者当中,每天都有这么多的包裹出现甚至更多的包裹出现,这会带来整个社会化的协作的提升,整个消费者收益,商家收益。
道·古尔:这是对的,这是很好的问题,我想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会认为是鼓励消费者去买他们不想买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因为从长期来说,你需要消费者的信任,我们的消费者进行购买决定,做了错误的决定,我们提供一个机会,就能够改变你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的投入来进行退货,还有一些其他服务,如果消费者说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我们很高兴你要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进行退货,我们能够鼓励消费者来纠正自己错误的决定。
我们现在所有人需要做的,我们在消费后勤等等复杂的方面进行大量投入的原因,就是要提供货物的获得性,降低商家和消费者的成本,从长远来说,如果消费者能力努力地支持他们的家庭,能够购买商品,提高他们生活的水平的话,这就是我们能够为整个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这并不是说我们是鼓励人们进行非理性消费,我们让消费者获得过去不能获得的服务或者产品,提高获得性、可得性,我们现在非常幸运,我们都是网民,我们在中国有六亿网民,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七亿中国人不是网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