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資訊>>國家公祭日>>最新消息>> 正文

媒體梳理設立國家公祭日來龍去脈:呼聲由來已久【2】

2014-12-11 13:46:10|來源:《瞭望》新聞周刊|字號:

  中國二戰貢獻與損失不應被遺忘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在當前世界興起反思戰爭、珍愛和平的熱潮中,我國適時設立國家公祭日,是對國際社會的最好提醒:作為二戰的四大同盟國之一,中國的抗日戰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為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但是,由於戰后美國對日態度的變化及東西方陣營的長期對峙,南京大屠殺歷史一直不為國際社會所知,直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的英文版《被遺忘的浩劫》面世,這段歷史才為西方社會逐漸認可。

  南京大屠殺歷史國際認知甚少的現狀,是我國抗戰歷史不為西方社會接受的一個縮影。歐美學界一些人對中國的抗戰貢獻要麼根本不了解,要麼不屑一顧。

  歐美各國國家歷史課程標准顯示,美國特別強調二戰中“本國在國際事務中角色的重塑”﹔英國重點著眼二戰中重要人物、事件對英國的沖擊﹔澳大利亞、加拿大對盟軍佔領日本、本國軍隊貢獻等內容“濃墨重彩”,而對日本入侵中國“一筆帶過”。

  這一現實已經引起了少部分西方學者的關注。2013年10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刊載了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拉納·米特“關於二戰,世界虧欠中國”的研究成果,稱“中國在二戰期間對同盟國抗日戰爭的貢獻不但從未被全面承認,也未轉化為中國在本地區的政治資本”。

  米特認為,中國實際上是最早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中國的抗日戰爭牽制了大約100萬日本軍隊,共發生了137次局部戰事。“沒有中國的抗日戰爭,二戰在歐洲戰場的戰事會更加扑朔迷離,出現其他變數。”近年來,他和他的老師劍橋大學方德萬教授一起,推動著西方世界開始逐漸認識中國對二戰的貢獻。

  更值得憂慮的是,當前西方多國在中日歷史爭端中所扮演的角色,似乎在重蹈“綏靖主義”的覆轍。一方面,對中國在二戰中的歷史貢獻漠視﹔另一方面,對日本一再破壞戰后秩序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朱成山等專家表示,這對我國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構成巨大威脅,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既震懾日本右翼,又超越中日博弈

  “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參與審判日本戰犯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代表法官梅汝璈先生的話至今發人深省。

  中國設立國家公祭日,國際上“感觸”最深的肯定是那場戰爭的加害者、歷史上多次侵犯中國的日本。雖然我國設立公祭日有著復雜的歷史和現實原因,但將侵華日軍罪行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有力震懾日本右翼謬論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對此,我們無需諱言,也沒有必要遮遮掩掩。

  一直以來,一些別有用心的日本右翼分子始終將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的部分史實作為美化侵略戰爭的突破口,並一再篡改教科書中相關內容。然而,在鐵証如山的歷史面前,任何狡辯都是無力的。

  “這是對妄圖否定歷史的日本右翼的一個警示,”朱成山說,對南京大屠殺歷史事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早有定性。此次通過法律的形式確定國家公祭日,再次強有力地維護了當年的判決,體現的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意志,不容任何詆毀與質疑。

  當然,我國設立國家公祭日顯然不僅僅是為了震懾日本右翼,而是超越中日博弈的決策。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生表示,上世紀90年代,受中日關系的發展走向影響,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時“冷”時“熱”,這其實是一個誤區。歷史就是歷史,不管兩國關系走向何方,都不該影響學術研究。

  日本政治評論家本澤二郎說,受害國應該對國民進行切實的歷史教育。中國選擇這一時機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在清楚地表明反對日本再次走向帝國主義的態度。這也是在向日本民眾發出呼吁,即日本民眾要反省歷史,中國人民與日本人民攜起手來,對日本政治的錯誤走向說“不”,共同維護地區以及世界和平。(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蔡玉高 蔣芳)

(責編:邢若宸)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歷史,國家博物館,國家領導人,課程標准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太原市委組織部長被查 曾“失蹤”14天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昆明“蟒蛇少年”與25條蛇同居10年(組圖)

劉鐵男案今宣判 其情婦遭生命威脅后舉報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