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資訊>>國家公祭日>>最新消息>> 正文

中國最高立法機關通過決定 12月13日確定為國家公祭日【2】

2014-02-28 15:21:00|來源:北京青年報|字號:

  回應

  國防部告誡日本不要對悼念活動“說三道四”

  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昨天在例行發布會上就我國設紀念日和公祭日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25日下午審議了兩個有關立法決定草案,擬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擬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稱對中方二戰結束69年后設立紀念日和公祭日感到疑惑,中方對此作何評論?

  楊宇軍回應說,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隻有銘記歷史,才能吸取歷史教訓﹔隻有銘記歷史,才能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隻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針對日方所稱“疑惑”,楊宇軍說,真正讓我們感到疑惑的是,二戰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歷史對於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早有定論,為什麼日本有些人至今仍然要為歷史翻案,仍然要去參拜靖國神社,去膜拜那些二戰甲級戰犯的幽靈。我們敦促日方正視和反省戰爭責任,以實際行動取信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而不是去對戰爭受害國的正常紀念和悼念活動說三道四。

   聲音

  南京大屠殺遇難者30萬只是下限

  “南京大屠殺遇難者30萬,這是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不容任何人質疑。”26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在“擬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座談會上表示,多年來,一些日本右翼分子質疑南京大屠殺遇難者“30萬”這一數字,這是非常荒謬的。

  朱成山向記者介紹了“30萬”這一數字的來源和計算方法。

  算法一:1946年1月19日設定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認定,在日軍佔領南京后的最初6個星期內,南京及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這個數字還沒有將日軍所燒棄的尸體、投入長江的尸體、以其他方式處理的死難者計算在內。

  日本戰犯太田壽男的供詞中清楚記述,日軍在進行凶殘的大屠殺的同時,為了掩蓋其罪行,採用縱火焚尸、拋尸長江等辦法,迫不及待地對橫陳城郊的遇難者尸體毀尸滅跡,被處理的尸體總數達15萬多具……將這兩個數字相加,所得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人數不低於35萬。

  算法二:1946年2月15日成立的南京審判戰犯的軍事法庭認定,日軍在南京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為19萬余人﹔零散屠殺有858案,尸體經慈善機構掩埋有15萬余具。根據該判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人數不低於34萬。

  算法三:根據埋尸記錄,慈善團體埋尸18.5萬,日軍埋尸、毀尸15萬,偽政府和個人埋尸4萬。將這三方面的數字相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人數不低於37萬。

  “無論哪一種算法都表明,‘30萬’隻不過是下限數。實際上日軍在南京屠城的數字遠遠超過30萬。”朱成山說。

  內存

  各國紀念日

  設立勝利日、公祭日,祭奠死難者、敦促民眾不忘歷史,這種做法已經成為國際上的慣常做法。

  聯合國: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2005年11月1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由104個國家共同發起的決議草案,設立1月27日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進入位於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以紀念在納粹大屠殺中罹難的600萬名猶太人,讓全世界人民銘記這一人類歷史上的黑暗時刻。

  美國

  每年12月7日是珍珠港事件紀念日。總統貝拉克·奧巴馬2011年簽署命令,把這一天定為“國家珍珠港榮軍紀念日”,定期舉行紀念活動,緬懷在那場日軍突然襲擊中喪生的2300多名美軍官兵。

  俄羅斯

  每年5月9日是“衛國戰爭勝利日”。當天,首都莫斯科會舉行集會和閱兵,國家最高領導人在位於克裡姆林宮一側的無名烈士墓敬獻花圈。

  以色列

  每年猶太歷尼桑月27日(4月末或5月初)是以色列的國家大屠殺紀念日,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聚集在大屠殺紀念館悼念死難者。

  另外,在德國、波蘭、新加坡等國都設有勝利日、死難者國家紀念日。

(責編:邢若宸)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公祭,30萬,國家主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立法機關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法國官員回應薄熙來在法別墅處理情況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昆明“蟒蛇少年”與25條蛇同居10年(組圖)

劉鐵男案今宣判 其情婦遭生命威脅后舉報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