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30日10:54|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7月30日訊 《經濟學人》(Economist)近日發表題為《美國脫貧思想的歷史淵源,直到最近幾十年人們才就脫貧問題達成共識》的文章
全文(上)摘編如下:
7月17日,印度公布了國內最新的貧困人口數據。這些數據描繪出了一片令人歡欣鼓舞的景象:2011年至2012年度,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貧困人口在印度總人口的比例從2004年至2005年的37%降至22%以下。該數據公布之時恰逢印度大選即將來臨,難免會遭人詬病。為此,也引發了反對派的質疑。在他們看來,執政黨提前發布這些數據無非是想彰顯政府的豐功偉績。盡管雙方為這些數據而打得不可開交,但真正值得大家關注的卻是除它之外的內容。當然,這並不是說國內貧困率的下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人們也不會就“決策者是否應該盡可能幫助為數更多的窮人擺脫貧困”這一觀點展開討論。這一現象反映出一個已經在全世界達成的共識:不管是聯合國(United Nations)還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抑或是那些形形色色的政府官員以及樂善好施的社會名流,無一不把人口脫貧當做是一項值得去做並且可行的事業。大家所爭論的內容不過是在於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罷了。
對脫貧思想的共識聽起來完全不足為奇。不過,曾擔任過世界銀行研究局局長的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的經濟學教授馬丁·拉瓦雷(Martin Ravallion)卻在最新的一篇論文中對過去三個世紀以來人們關於貧困思想的演變進行了一番詳細的梳理。在他看來,直到最近幾十年人們才就脫貧問題達成了共識。而就在不久之前,一直以來被灌輸且被人們普遍接受的觀念——貧困是一個相當棘手的難題,公共政策應當嘗試減少貧困人口的數量,而且是通過一些既不傷害到經濟發展又可以達成這一目標的方式來做到——遭到了人們的質疑。
在16世紀到18世紀間,歐洲思想界主倡重商主義理論。而該理論認為,貧困對於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當時來說,這種思想無疑為窮人搭建了一個殘酷的世界。但反之,貧困同樣能夠確保社會得到足夠的廉價勞動力,從而保持經濟引擎的不斷高速運轉。18世紀的經濟學家和哲學家伯納德·曼德維爾(Bernard de Mandevill)表示,這種理論証明了一個道理:“在一個不允許有奴隸存在的自由國度中,國家最可靠的財富就是那些埋頭苦干的窮人們。”這種思想在當時被普遍接受。
如果一個社會裡的窮人被視為一種確保經濟發展的工具,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當時幾乎沒有統治者願意制定政策,幫助窮人擺脫貧困。現在看來,當時為消除貧困而採取的任何行動不過都是權宜之計。18世紀,英國政府對《濟貧法》進行了修訂。議會的出發點是為了避免那些早已生活在貧困中的人遭受更沉重的打擊,比如說農作物歉收或遭受喪親之痛等。該法案的目的在於保護窮人,使他們不至於陷入最讓人絕望的泥淖,而非想要幫助他們擺脫貧困。
18世紀后半葉,社會開始用一種道德的論調來看待貧困問題。身為牧師的托馬斯·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認為,窮人之所以窮困潦倒,完全要歸咎於他們自身的不足。他說,技術上的革新或許能讓窮人得到的薪酬勉強達到維持溫飽的水平之上,但是,這種狀態維持不了太長的時間。因為過不了多久,窮人在生育上的不加節制又會讓他們的薪酬回落到之前的水平。在馬爾薩斯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英國政府於1834年頒布了新的《濟貧法》,該法案力求將濟貧院作為窮人的唯一選擇。也就是說,任何向窮人發放救資的“院外救濟”都需要被叫停。(劉洋洋)
(未完待續)
(責編:牛寧)
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