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9日11:23|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7月29日電 經濟學人雜志7月27日發表題為《為銀行設計的規矩正在被回收利用到保險公司身上》的文章。
全文摘編如下:
保險公司因其群體龐大和總是不活躍的狀態,長期以來以世界經濟的減震器自居,而世界經濟的定期的大震蕩來源於他們的銀行兄弟。調整者們將它們放在掃除后危機時代改革的邊緣用來使大部分金融行業得以重塑。目前為止,到7月18日經過金融穩定委員(FSB,一個國際性監督機關)的鑒定,有九家全球性的保險公司(見表)被打上了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標簽。如今這些公司面臨的前景需要更加嚴密的審查管理和更加嚴格的資本標准。
保險公司並不喜歡這個新的方案。它們認為應該將自己與銀行區別開來,它們並不如銀行那般以來自善變客戶的周期性流失以及市場枯竭時的流動性危機為主題。當保險公司搖搖欲墜時,它們隻需安靜地減少它們的訂單,隻不過會帶來微小的間接損失。而銀行就不同了,極少數的銀行在面臨倒閉的危機時能夠化險為夷,免得造成金融世界末日。
實際上,比起保險公司的核心業務,調整者更加擔心由它們進行的非保險業務。這是有道理的:唯一一個在美國經濟危機中受災嚴重的大型保險公司是美國國際集團(AIG),在2008年該公司獲得了政府1820億的資金援助,而這個公司深陷危機的原因就是其附屬公司的衍生產業受到了由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巨大影響。
不過這並不能清楚地說明白什麼樣的業務才是金融穩定委員會(FSB)認定的核心業務,也沒能清楚地指出什麼樣的業務在FSB看來是保險公司不該去涉足的。因此調整者(以及其他人)對養老金和儲蓄類的產品十分關注,因為這些業務提供保証在日后會將資金回報給保險人。許多保險公司都配備了大型部門進行投資管理,幫助企業積累必要的資產使不會被企業的負債壓垮,不過所設立的投資管理部門同樣可以為自身以外的企業進行投資管理。比如,FSB榜單上有這樣一家公司,德國安聯集團,旗下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是債券交易巨頭,其管理資產總額達2萬億美元。“傳統業務與非傳統業務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來自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的羅伯•瓊斯這樣說到。
這種“模糊”解釋了為什麼FSB的措施總是針對這些系統性公司的基礎保險業務。它們希望支撐資本比率使保險公司把資金應用在所有的企業活動上,而非僅僅專注於那些非傳統業務。這樣做將會削減企業利益,並且其潛在影響會使大型的保險公司在與小型保險公司的競爭中處於劣勢。對於一個產業來講,是否能夠進行多樣化投資-----以及享受由多樣化帶來的更低的企業風險----竟部分取決於產業規模大小,這聽起來真是太奇怪了。更加荒誕的是,新體制下的保險公司可以使用 “系統性”標簽來暗示國家保証。
保險公司稱這對它們的直接影響將不亞於歐洲本地設計的一些規章標准,如“償付能力監管標准II”(Solvency II),繁縟重復而落后的一套歐洲規定。而現在,在FSB表單上的那些規定對保險公司來講,無疑是精心設計的“生前遺囑”,如果需要,這些規定隨時可以用來把它們送上天。規定中要求直到2019年,資本才能夠支出用來做別的事情。有人會得出結論說在那之前剝離掉非傳統資產總比一直承受余外的規章重負要好。不過如果保險公司真的那樣做了,面對本來就惱於相比較的銀行兄弟,他們的臉上會露出更多厭煩的表情。
(責編:牛寧)
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