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夫:大地之大,我们还要互相倾诉

2017-12-12 11:06:02 海外网
分享:

20世纪80年代后,胡德夫由民歌手转为台湾少数民族权利运动参与者,受当局封杀打压被迫流浪,陷入无歌可唱身心俱损的低谷。但那段经历,却是他真正“歌唱”的开始。

69091_500x500

图片1

央视纪念两岸开放交流30周年晚会上的胡德夫

  不久前央视纪念两岸开放交流30周年晚会上,“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以钢琴弹唱《太平洋的风》,在歌中讲述身世。作为上世纪7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代表人物,他迟至2005年才推出首张个人唱片,随即以专辑中这首歌获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及“最佳作词人”。

  “其实我大部分的歌都是在运动里面写的。”20世纪80年代后,胡德夫由民歌手转为台湾少数民族权利运动参与者,受当局封杀打压被迫流浪,陷入无歌可唱身心俱损的低谷。但那段经历,却是他真正“歌唱”的开始。

图片2

“台湾民歌运动三君子”旧影

  “《美丽的稻穗》是我的身份证”

  1974年,24岁的胡德夫作为首个在台湾开演唱会的歌手,唱响了《美丽的稻穗》。“《美丽的稻穗》是我的身份证,是给自己壮胆用的一首歌。”比起知名度更高的《太平洋的风》,胡德夫认为《美丽的稻穗》才能和自己划上等号。

  胡德夫出生在台东阿美人族区,由身为排湾人的母亲和卑南人的父亲养育,童年时常听父亲唱起《美丽的稻穗》,后来得知作者是父亲的同学、卑南族音乐家陆森宝。大三那年,为给患癌的父亲筹钱治病,胡德夫从台大外文系辍学,日夜打工挣钱,并在台北哥伦比亚咖啡厅驻唱。

  在那里,胡德夫遇到了李双泽。这位小学时随母亲来台的菲律宾侨生,在后来的校园演唱会中拎瓶可口可乐上台,质问唱“洋歌”的青年:“全世界年轻人都在喝可口可乐、唱洋文歌,请问我们自己的歌在哪里?”

  “唱自己的歌”在年轻人心中激起回响,“台湾民歌运动”随之展开。李双泽最初带给胡德夫的同样是震撼:“你是哪一族?卑南族吗?有自己的歌吗?”直待对方问起,11岁走出大武山,学习十年黑人灵歌、蓝调、美国民谣,一直唱英文歌的胡德夫,才发现对故乡歌谣的记忆竟有些淡漠。

  在日后说起时,胡德夫会露出学步孩童般的羞赧,称当时的演唱“残破不堪”“不很熟练”。应李双泽之问唱起的《美丽的稻穗》,却让咖啡厅全场观众起身鼓掌。“掌声之热烈是我唱这么久英文歌从没有过的。就如同美酒一样,口口相传的民谣同样可以壮胆。”

  几年后,胡德夫全力为台湾少数民族权益奔走,并返回台湾少数民族部落,与义父郭英男再度学习少数民族歌谣。2000年开始,胡德夫在各地演唱会中传唱母语歌谣,并遍采卑南、排湾、阿美人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歌谣。

责编:吴正丹、武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