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夫:大地之大,我们还要互相倾诉
2017-12-12 11:06:02 海外网20世纪80年代后,胡德夫由民歌手转为台湾少数民族权利运动参与者,受当局封杀打压被迫流浪,陷入无歌可唱身心俱损的低谷。但那段经历,却是他真正“歌唱”的开始。
胡德夫接受记者采访
“其实我一直都在歌唱”
67岁的胡德夫,近年频繁往来两岸。2006年,他首次在大陆公开演唱,观众不少是年轻人,台上台下同唱《美丽岛》与《少年中国》,还有人高喊“李双泽与你同在”。胡德夫为之热泪盈眶。
没曾想,在岛内被禁多年的歌曲,大陆年轻人竟如此熟悉。“当我们(自己与李双泽、杨弦等)开始写歌的时候已经有了关心社会的情怀,(Bob Dylan的歌里)对我们影响最多的就是《Blowin' in the Wind》。”胡德夫在《时光洄游》中写道。
在当时风花雪月的情爱歌曲和歌功颂德的“净化”歌曲之外,胡德夫坚持思考歌曲的意义,希望能延续民谣的精神。他推崇Woody Guthrie(美国左派民歌手,Bob Dylan的精神偶像)的名言,“唱歌不仅为了悦耳,也要对别人有益。”向往如他一般,“用尽一辈子的生命在大街小巷唱他心中的歌”。
在台湾解严前的日子里,为少数民族权益四处呐喊的胡德夫,自然被当局视作“异端”。曾演唱李双泽遗作《美丽岛》,后因同名党外“反动”杂志而被贴上政治标签,胡德夫被全面封杀十余年,为避免连累他人而选择与世隔绝。
关心他的人认为他一度远离了民歌。“其实我一直都在歌唱。”胡德夫见台湾随十大建设起步,少数民族群体被裹挟置入社会底层,决定用歌声传递不平之鸣。“我在参加社会运动的同时一直不断地在写歌,包括《为什么》《最最遥远的路》,我觉得这样的歌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民歌。”
在凤凰网胡德夫首档人文音乐纪录片《未央歌》日前举行的发布会上,胡德夫说,还好没有一直待在舞台上,离舞台近了,离民歌就远了。2000年在友人的帮助下重回舞台,胡德夫的歌声中,听得见白岩松盛赞的“岁月与山河”。
责编:吴正丹、武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