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肖全,在生命中行走千次

2016-08-18 10:33:28 环球人物
分享:

肖全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用相机记录时代,镜头下有三毛、崔健、杨丽萍等。

1470979329384.png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图片来源:《环球人物》)

感动自己,然后感动别人

肖全1959年出生于成都,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面对照相机,是去武汉舅舅家,舅舅拿着双镜头的海鸥相机,在长江大桥附近给他们全家留影。“那其实就是一颗种子。那时我就觉着照相机挺有意思的,能把珍贵的瞬间定格。”

就是那次,表哥带他第一次进了暗房,在暗房的红灯下,拿个夹子在药水里晃一晃,影像就显现出来。这个神奇的过程肖全现在也忘不了。

快念高中时,肖全的二姐从朋友手里借到一台120相机。他人生第一次自己拍照片,在院子里搬了个藤椅,让不识字的奶奶拿着画报看,给她拍了一张人物肖像照。

那时,肖全根本不知道构图、曝光……不过,就是这张照片,后来在2006年的《女人时间》影展上展出了。好友封新城看到后,甚至还开玩笑说:“你拍的这张照片,后面就没有一张超过它。”

1980年,肖全到海军二航校当兵。“在这之前,自己也一直学点素描之类的东西,那会儿就逐渐感到自己手上的技术已跟不上眼里看到的东西。就跟父亲说,想要买一部相机。父亲可能想我当兵也辛苦,攒了很长一段时间,寄了180元给我,在当时,那是一个工人近乎半年的全部积蓄。就这样,我有了人生的第一部相机。”

“当年没有专门去艺术学院学摄影,但只要足够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老天会帮你安排最适合你的成长路径。”作为空勤机械员,肖全在天上飞了4年。“在天上看这个世界完全不同,那4年让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其实学照相,知道感光材料是怎么回事,曝光是怎么回事,有一定美术基础,拍到一张普通意义上的‘好照片’不难,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观察,学会表达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超期服役两年后,肖全从部队退下来,回成都,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谋得一份工作。就在这期间,肖全开始与成都一些文化人,如翟永明、何多苓、周强、钟鸣等交上朋友。“我喜欢他们,诗人热爱自己的诗歌,画家热爱自己的作品,每个人都很幸福,他们是真正敢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

但是,要拍什么样的照片,肖全起初还是模糊的,直到1990年,他看到钟鸣办的杂志《象罔》。杂志第二期是美国诗人庞德的专辑,“里面有张庞德的照片,戴着一顶黑色礼帽,穿着一身长衫,拄着一根拐杖,走在一座小桥上。他说‘一切都是徒劳的,理解来得太迟了’。”

这张照片带来的冲击太大了。肖全辞掉了铁饭碗。“当时,真的有种一掌把我拍到墙上的感觉,瞬间我就知道,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为中国一些艺术家、文化人拍这样的照片,感动自己,然后感动别人。”

于是,有了《我们这一代》。

责编: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