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翘柏:我和音乐历经沧桑

2016-03-24 08:32:50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梁翘柏不喜欢做采访,并非因为“高冷”,而是他实在不会讲故事。他自称不是会陪歌手聊天谈心的知心制作人,除了工作,私底下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幕后与台前

  梁翘柏不喜欢做采访,并非因为“高冷”,而是他实在不会讲故事。《环球人物》记者尝试追问他给天王天后灌制专辑时的细节,他面有难色,带着点求饶的口气说:“你想听我讲故事是不是?可是我真的不会讲。”他自称不是会陪歌手聊天谈心的知心制作人,除了工作,私底下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他对记者说起第一次跟歌手周笔畅吃饭,两个人都是不爱交际的性格,坐在公司老板两侧一言不发。“我要给她做专辑,第一次见面就零交流,老板都疯了,哈哈!”可是一旦真正开录,说起专辑,梁翘柏便滔滔不绝。

  音乐是阀门,一拧就开。

  不会讲故事的梁翘柏,在娱乐圈有那么几个出名的故事,基本都和卢巧音、陈奕迅或者王菲相关。这三人是他1997年从美国学成回港后,最先接触到的明星,也是他至今仍在频繁合作的音乐人。当时香港电影已日渐式微。“其实也不觉得可惜,至少我出去走了一圈,将我看到的融入音乐之中。”梁翘柏又做回了音乐老本行,只是这次退居幕后,帮歌手卢巧音制作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立意深刻的专辑,大受好评。

  聊到音乐,梁翘柏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好玩”。为了好玩,他搜集、学习各种新鲜乐器,在电脑前、录音室一待一整天,就是为了享受把音乐玩出花样的过程。玩音乐的能力是天赋,玩音乐的心态也是,两者兼具,才会让人乐此不疲。所以,他喜欢和王菲、陈奕迅合作。前者喜欢冒险,热衷挑战新鲜事物;后者则对自己有着绝对的高要求,做出的东西永远要比别人想要的更多一点。他为王菲制作《王菲2001》,天后只是撂下一句“随便做”,别无其他要求。梁翘柏大刀阔斧,力求多样化,启用新加坡的蔡健雅、内地的张亚东等人,只用了两首王菲御用词人林夕的作品。林夕因此“记恨”,梁翘柏笑着打哈哈:“这样才好玩嘛!”

  香港地方小、市场小,玩得不尽兴,2006年后,梁翘柏渐渐北上。“内地市场大,再小众的音乐也会有听众。”他帮郑钧、韩红、周笔畅制作专辑,与沈黎晖等知名音乐人成为好友。2007年,沈黎晖组织摩登音乐节,梁翘柏突然技痒,玩心大起,唱了半天发现内地还有很多人记得浮世绘时期的他。“内地的音乐还是很有深度的,香港的音乐环境差,内地比较尊重原创音乐。”

  渐渐地,他的音乐游乐场越来越大,玩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他举办小型音乐会,再度感受台前时光;做上了全中国最知名的电视节目音乐总监;偶尔帮电影写写曲子,《匆匆那年》成为年度最热单曲……最近他还成为“陌陌现场”的首席内容官,正式进军互联网。难怪一位香港记者说,梁翘柏与香港音乐、电影的黄金时代擦肩而过,却赶上了内地市场热钱满地的美好时代。

  “其实我从没觉得怀才不遇,也不觉得是我错过了时代,而是我在时代中,和音乐历经沧桑,”他大笑起来,说,“搞不好是时代错过了我呢!”

  但梁翘柏也明白,这是一个乐坛后继无力,歌手只能四处淘金的时代。“现在人愿意花100块钱看一场电影,却不愿意花50块钱买一张专辑。这是市场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以前的歌手要发一张片,举全公司之力,打造数年;而现在,选秀节目一年出一批,不行再换一批,我们的乐坛可能多的不是歌手,而是艺人。音乐真的很难赚钱。”

  所以,他愿意多在幕后帮助歌手,让观众听到更多的好音乐,了解真正的好音乐,明白一个完美的现场,需要有歌手动人的演唱、璀璨如钻的灯光、庞大的乐团,以及真正敬仰音乐的心。

  不论是在黄金时代还是淘金时代,不论是在幕后或台前,做歌手或总监,对于梁翘柏而言,玩音乐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一段殊途同归的人生旅程。(记者 余驰疆)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