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从欧洲心脏到“圣战之都”
2016-03-24 08:26:23 环球时报“没有一个有着大量穆斯林的欧洲国家能够完全解决本土穆斯林的融合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分析说,英法在此问题上采取了不同方法,但都发生过“土生土长”的恐怖袭击事件。
布鲁塞尔市政厅广场
23日的布鲁塞尔街头
内外矛盾集散地 文明冲突之缩影 布鲁塞尔,从欧洲心脏到“圣战之都”
“比利时是整个故事的一个缩影”,15年前,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寻找9·11事件的原因,追根溯源看到了比利时:那里当年有300座清真寺,也就拥有300个圆顶。另一个著名的大圆顶也在那里——位于布鲁塞尔郊区的北约总部的巨大雷达天线罩。弗里德曼预言:“比利时两个圆顶之间的文明冲突,就是9·11事件的关键,也许是下一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关键。”15年后,这一预言仿佛变成了现实,布鲁塞尔这个产生了欧盟最美好顶层设计的强大心脏,却生产出惊人数量的“圣战者”。英国媒体称,布鲁塞尔是“欧洲圣战之都”。
小区就是个小联合国
布鲁塞尔22日发生系列恐袭爆炸,其中一处在马尔比克地铁站。从这个地铁站出来就是法律大街,法律大街不是一条普通的街道,这条街的16号是比利时首相府,175号是欧盟理事会总部,200号是欧盟委员会所在地。法律大街是布鲁塞尔的心脏地带,布鲁塞尔则是欧洲的心脏所在。北约总部也设在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意为“沼泽之乡”,但经历过历史的风风雨雨,最终却成为“欧盟的首都”。上世纪5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前身)最初选总部时,挑中了布鲁塞尔,没想到比利时政府不同意,原因是布鲁塞尔法语区和荷语区内部纷争不断。1958年,欧共体专门成立专家委员会推选总部,这个委员会最终得出结论是,“总部仍非布鲁塞尔莫属”:布鲁塞尔地处西欧中心,离巴黎、伦敦、波恩、阿姆斯特丹等欧共体成员国的首都距离很近。地理位置与双语设置使布鲁塞尔成为拉丁文化与日耳曼文化的交汇中心。最主要的是,作为小国的首都,它在法德等大国看来是个中立之城,大国均能接受它作为欧共体的总部。
欧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成员国让渡了一小部分主权给欧盟机构,同时又保留各自的主权。这样的权力结构使得在外交上出现了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即在与欧盟之外的国家打交道时,成员国往往唱红脸,欧盟机构则唱白脸。所以,布鲁塞尔是矛盾集散地,不仅欧盟成员国之间在此争吵,而且欧盟与盟外国家也争斗。
随着欧盟的扩大与深化,欧盟总部布鲁塞尔的重要性凸显。比如在上面说到的法律大街上,除了比政府机构与欧盟机构外,还有大量游说集团,据说布鲁塞尔约有4000余名职业说客,他们的工作就是对欧盟机构施加影响,以便欧盟出台的法律政策有利于说客的委托方。
布鲁塞尔人口只有120万,但多元化程度却举世无双。据统计,目前31%的布鲁塞尔居民是外国人。平时他们与其他布鲁塞尔人一样生活工作,但当有类似世界杯足球赛这样的重大赛事时,各家阳台就挂国籍国的旗帜以支持本国球队,这时大家发现,原来小区就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