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华尔街魅力渐失:从业者薪水可以用崩盘形容

2015-12-14 08:30:38 国际金融报
分享:

在以确保股东回报为第一要务的华尔街金融机构,为提高股价,裁员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

  监管趋严难适应

  监管机构不断推陈出新的监管条例,令华尔街金融机构越来越感受束缚

  临近年底,除了糟糕的财报令华尔街头疼之外,另一件“烦心”的事情就是必须使各项业务指标满足新的监管标准。在杰米·葛素看来,尽管美国新的金融监管方案已经在多年前就陆续推出,但是华尔街的各大金融机构似乎始终表现得“适应不良”。

  “在过去几年中,虽然几乎所有华尔街银行都进行了这样或那样的资产重组或业务调整。但这样的趋势远没有结束,未来华尔街的金融机构还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金融监管环境。在适应了宽松的环境之后,对于严厉的监管,金融机构首先表现出的就是不服与抵抗。”

  现在,华尔街投行正想方设法出售数十亿美元贷款资产,这些资产都是在并购潮时期形成的。金融危机后,监管机构要求银行为风险资产增加缓冲资本,而年底是资本计算的一个时间关口。华尔街投行必须在年底前将并购潮带来的过剩贷款资产售出,将所持风险资产的敞口减到最低。

  由于信贷放松等原因,2015年美国的并购业务总量创下历史纪录。在美国长期低息贷款和油价即将触底的市场期望下,并购业务进入亢奋期,这也令大型投行兴奋不已。

  根据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美国并购交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创下历史新高。而且预计今年并购交易总额将达到3.7万亿美元,仅次于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2007年是迄今唯一一个交易量超过4万亿美元的年份。

  然而,进入第三季度此类资产的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现在市场对这类资产更是缺乏兴趣,这令手握大量此类信贷资产的华尔街投行们万分焦急。

  “虽然目前并购信贷资产的价格比较低迷,但是不少投行还是看好这些资产质量,并相信价格在未来会回升。有些投行并不愿意出售这些资产,只是鉴于监管压力而不得不出售。而以当前的低价出售的话,显然另一笔亏款很可能在所难免。”杰米·葛素表示。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机构不断推陈出新的监管条例,对华尔街金融机构而言,越来越感受束缚。11月19日美国众议院以241票赞成、18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批准了美联储监管改革与现代化法案。尽管这一法案旨在加强国会对美联储的监督,增加美联储透明度,促使其制定货币政策时更加负责。但是,其中的某些条款对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冲击同样不小。

  该法案第11项条款要求对美联储的紧急贷款权进行改革。根据条款,只有在“对美国金融稳定性构成威胁的不正常及紧急情况下”美联储才能行使紧急贷款权。这对华尔街的金融机构来说,无疑是在危机发生时少了一些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充当最后贷款人对挽救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投资行为,甚至是投机行为。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包括高盛在内的大批金融机构大量投资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等高风险资产,在房地产价格飞涨时获得丰厚回报,但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些机构却要依靠美联储的紧急贷款艰难度日。因此,当美联储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时,有美国民众会认为美联储是在拿纳税人的钱去拯救华尔街贪婪的银行家,认为美联储被华尔街金融家把持,要求美联储减少危机时对这些金融机构的救助。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杨洁为化名)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