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重情重义习近平

2015-03-25 09:07:00 环球人物
分享:

于友布衣之交见真情

“谁让我们是朋友”

习近平的“朋友圈”,少不了奥巴马、普京这样的大国领导人,但另一类朋友更值得关注,他们与习近平“言交于未贵时”。

1975年10月8日,梁家河村的年轻人送习近平(前排左四)去清华大学上学时的合影。

习近平有一张照片,拍摄于1975年10月8日。当时,梁家河村的年轻人送他去清华大学上学,一路从村里送到了延川县城,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临时起意照相留念。岁月沧桑,40年后的今天,照片中的“小伙伴”已经有6位离世。

这张照片上还健在的人里,吕侯生与习近平交往最多。1994年,吕侯生右腿患了骨髓炎,在延安治疗两个多月,花了6000多元医药费,仍不见好转。本就贫困的吕侯生债台高筑,到了没处借钱的地步,只好在家里耗了一年。吕侯生走投无路,给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写信说了自己的状况。信发出不到半个月,习近平给他寄来500块钱路费,请他到福州看病。

行走不便的吕侯生坐火车到了福州,住进了福州市第一医院。当天晚上11点左右,习近平忙完一天的工作,饭都没吃就赶到医院。他对吕侯生说:“看到你的腿成了这个样子,我鼻根发酸,我的腰和腿上也有疾,是在梁家河村打坝遭的病。”

习近平说的是1973年冬天的事。他刚当上支部书记,就领着社员到寨子渠打坝。天气异常寒冷,河渠里冰决厚。不处理掉冰块,坝基就不会稳,春天冰雪一消,坝就会塌。于是,习近平动员大家下渠挖冰块。当时寒风刺骨,社员们没有一个敢动,习近平第一个走进冰水里,往外搬冰碴,跟着他第二个下去的就是吕侯生。这带动了社员们,大家都脱掉棉袄干了起来。

习近平记得当初吕侯生对他的支持,他承担了吕侯生全部的医药费。经过治疗,吕侯生的病有所好转,习近平看到他可以拄着拐棍下床行走了,非常高兴。吕侯生要回陕北时,习近平设宴为他送行,还给他买了一张飞机票,又把2000块钱塞在吕侯生手里。吕侯生感动地说:“近平,真不好意思呀,这一趟花了你这么多钱。”习近平说:“谁让我们是朋友哩?”

1999年8月底,因为旧疾复发,吕侯生第二次到了福州,被接到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办公室。正在开会的习近平走出会场,眼见一步也挪不动的吕侯生,难过地说:“腿疼成这个样子,赶快住院。”

这一次,医生告诉吕侯生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右腿保不住了。习近平安慰老朋友,任何时候都要坚强,要有战胜疾病的勇气。“万一要截肢,你自己在别的地方联系医院,不论联系到哪里治,要让我知道,没钱给我打个电话,钱由我出,花多少,你不要管。”

1999年10月底,吕侯生在山西太原做了截肢手术,习近平闻讯后,替他支付了全部的医疗费。一个月后,习近平还对前来福州考察的延川县县长吴世宏提到了自己的朋友:“吕侯生是残疾人,政府要从根本上给解决问题。”今年春节前,习近平回梁家河村,再次见到了吕侯生。他和吕侯生并肩坐在窑洞的土炕上,问老朋友穿戴着义肢行动方不方便,还回忆起当年两人一起吃饭、共同劳动的场景。

与贾大山相知相交

1998年,习近平发表了一篇悼念文章《忆大山》,记述了自己在正定的一段往事。1982年,习近平到正定任职后,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贾大山祖上经营一家食品杂货铺,家境小康。他喜欢京剧,爱唱老生,还能翻跟头,拿大顶。他更爱好文学,中学便开始发表作品。当时县文化局乱象丛生,习近平作为县委的分管领导,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文化人才,希望这座历史名城有一位文化界的领军人物。考虑多日,习近平和主管文教工作的副县长何玉达成一致:最合适的人选只能是贾大山。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