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重情重义习近平
2015-03-25 09:07:00 环球人物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交谈。
2014年1月起,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习近平选了焦裕禄曾经工作过的河南兰考作为联系点。2014年3月,习近平解释了自己为什么选兰考:“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在习近平眼中,焦裕禄精神是一根红线,一头连着民族复兴的梦想,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冷暖幸福,而红线中间正是“毋改英雄意气”的各级干部。
“些小吾曹州县吏”
“郡县治,天下安”,这是古来治理中国的一条经验。习近平自己就做过3年多县委书记,“对县一级职能、运转和县委书记的角色有亲身感悟”。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菏泽考察时,给当地的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以河南内乡县衙这副对联告诫县委书记,古人尚且强调为官之道,今天的县委书记更应该牢记对人民负责。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与参加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的200名学员进行了座谈,他更愿意把这看做一个老县委书记和现任县委书记们的座谈。对县委书记的辛苦,他很了解;对“县一级”的认识,他很透彻:“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正因为了解得透彻,习近平对县委书记的要求很高。他希望县委书记们都能像焦裕禄一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习近平在座谈会上读了郑板桥的名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点评说:“睡卧不安,总是想到百姓过得怎么样。这种心境,跟老百姓贴得多紧啊!”习近平就此对县委书记们提出要求:“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而在习近平心中,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习近平说,“选择从政就不要在从政中发财,选择发财就去合法发财。”
眼下,县委书记们受到的考验不少:改革发展稳定繁重工作的考验,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问题的考验,各种错误思潮的考验,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庸俗风气、潜规则的考验……习近平提醒手中掌握着权力的县委书记:“各种诱惑、算计都是冲着你来的,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的。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
“有时候拍桌子比不拍好”
爱之深,责之切。习近平对官员有多大的期望,就有多严的要求。铁腕反腐,是习近平从政以来的“新常态”。
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在宁德当地委书记时,就严厉清查了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的问题。在他到任之前,宁德有过3次清查,无一例外都是虎头蛇尾。在习近平的坚持下,宁德地委确定把“敢于碰硬,敢攻难点,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作为查处的突破口,要求“两年时间,这一问题基本解决”。因此,被列入调查范围的干部多达2000余人。
事后,有记者问习近平:“清房涉及几千人,到底动还是不动,有没有掂量?”习近平回答说:“我就问当时的一个纪委副书记,我说你觉得群众意见大不大?他说大。是不是一个当前影响积极性最大的问题?他说是。我们将近300万人该得罪, 还是这二三千人该得罪?他说那当然是宁肯得罪这二三千人。我说那咱们就干,要干就干成,义无反顾,开弓没有回头箭。”
宁德的清房工作最终得以完成。习近平总结为:“有时候拍桌子是必要的,拍桌子比不拍桌子好。不拍不足以震慑,不拍不足以引起重视。”后来,这些被清房的干部不仅没有意见,反而在习近平离任时舍不得。他们觉得习近平与自己无冤无仇,清房不是出于私心。
在习近平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被拍掉的“老虎”“苍蝇”不计其数。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时说:“这些年,一些干部,包括一些相当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因违犯党纪国法落马,我们很痛心。我们中央的同志说起这些事都很痛心,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怀着“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拉开了反腐“新常态”的大幕。
这大幕远没到落下的时候,如果真正读懂了他怀念焦裕禄的那首词,读懂了那句“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就会明白,他对腐败官员的恨和他对基层官员的爱,是一体两面,都是希望去除官场积弊,让官员永葆“焦裕禄式的英雄意气”。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