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10日08:39|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日本似乎看見了復興的希望與榮光,但是這確實是一場豪賭。 |
1月9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即將飛往非洲訪問的機場停機坪上,再次對參拜靖國神社事件發言,稱沒有必要修建取代靖國神社的國立追悼設施,並強調一國領袖追悼本國亡靈是無可厚非的,暗示自己將再次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晉三先生簡直是個“工作狂”,都嚴重失眠了,還在不辭勞苦地工作,因為他知道現在不光是他個人,也是日本國時不我待的最后時機了。經濟停滯了20年的日本,面臨著一個曾經被自己侵略幾乎亡國的大鄰國的崛起,如果未來5到10年,日本仍然找不到一個重振國力的突破口,那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前景,日本或許將徹底淪為三流的小國。
所以,“安倍經濟學”就是日本國民選擇的一次風險極大的“豪賭”,安倍晉三上台以來一直保持著日本政壇罕見的高支持率,這也是因為過去20年來歷任首相的政策對日本經濟的無能為力,日本國民別無選擇,隻能跟著安倍去嘗試這最后一招險棋。安倍也依靠著自己的“超人氣”來處處針對中國,並選擇在12月26日這個對中國及其敏感的日子來參拜靖國神社,將中日關系的緊張程度拉到紅線。西方媒體就稱,2014年的東亞局勢跟1914年的歐洲是如此的相似,現在似乎隻缺一次“薩拉熱窩事件了”。
顯然,安倍的舉動有“破釜沉舟,決一死戰”的動機,而日本國民所素有的“同心內聚”的合力也同樣有這種氣概。畢竟日本是一個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的島國,自然災害也非常頻繁。150年前的日本,依靠上層的維新改革成為東方最先工業化的國家,之后依靠向外擴張侵略資源以維持其發展。二戰“終戰”之后,日本失去了所有的亞洲殖民地,但是它又憑借著美國的支持和國民的隱忍奮斗,依靠傳統的工業與科技優勢迅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進入新世紀之后,在中國等后發展國家崛起之后,經濟已經后勁不足的日本向何處去,已經關乎了大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日本國民現在才不顧一切地尋找國家的出路,故而頗有特色且短期見效的“安倍經濟學”、“安倍政治學”在獲得了支持。
日本似乎看見了復興的希望與榮光,但是這確實是一場豪賭。實際上,中日之爭並不一定要體現在軍事上,“安倍經濟學”雖然短期奏效,但是隻要幾年內對日本經濟失去刺激能力,其副作用就會接踵而來,彼時中國的經濟戰就可將日本置於死地。那個時候安倍將會在政治與經濟上雙雙敗北,不過非常可能的是,那個時候首相已經不是安倍晉三了。
(責編:劉猛)
國際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