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村霸” 陕西要从“小”处搞“大”事情

2017-12-25 11:11:29 海外网
分享:

“政治家族在个别农村依然存在,在当地形成了地方利益集团和势力集团,容易为村霸的形成提供‘破窗效应’。”公方彬补充说。专家认为,这就需要严格回避制度。

208坊

日前,十三届陕西省委首轮巡视启动,本轮巡视重点之一为,紧盯市场秩序和社会和谐,着力发现“村霸”“沙霸”及其背后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这是十九大之后,陕西巡视利剑的再次出鞘,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巡视的网格被织得更细密。

208坊就本轮巡视所着力的“村霸”及背后的黑恶势力问题做了走访调查。

“村霸”横行,因“上头有人”宗族有势

坊叔在多地采访了解到,多数“村霸”之所以横行乡里,并不是“独门独派”,而是以宗族、金钱利益为纽带,组成犯罪团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甚至盘踞一地作恶长达数十年而难以铲除。部分村干部更是村霸们的“上头人”。乱政、抗法、霸财、行凶是“村霸”的四大典型特征。

“当前,在一些农村治理中存在村干部骨干流失、豪强化、对其约束不力等问题。比如人才流向城市,村干部往往会陷入‘无人可选’的地步,甚至明知道有污点的人,却不得不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他认为“带病当职”是 “村霸”以及背后“保护伞”形成的根源性问题。

208坊在宝鸡部分农村的调查,在一些村庄有着共同的特点:村里的多数年轻人希望在城里扎根,人才也跟着外流。村民选出的村干部由于在政治素质、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往往是几个人台上台下“来回倒”,更有一家出现兄弟几个轮流当村主任的情况。尽管村民都知道被推选的村主任并非最佳人选,但村里没有更优秀的人,所以只能“勉强”。“就像我村,三个大姓,近一二十年来都是轮着坐庄,书记就不用选都知道是谁,发展的党员都是跟自己关系好的。”张家村村民张某说。

在这种农村治理生态之下,还有一些地方的基层“两委”班子,因为选举制度不健全,不透明,导致基层组织弱化,甚至“两委”班子成员自己就沦为“村霸”。

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说,在农村含有错综复杂的姻亲和血缘关系组织的“家族势力”和“利益团体”,而这些利益纷争和宗族团体掺杂在一起,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村调解委员会、治保会等面对村霸不愿管、不敢管。另一方面,为当选两委而拉拢村霸或宗族势力,从而沦为村霸欺行霸市的爪牙。”

在西安市打击“小官巨贪”专项工作中发现:部分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以及组长把自己的有限职权扩大,扮演着乡村混混的角色,采取各种手段承包工程项目,通过各种手段攫取公共利益,强占他人权益,隐蔽地控制地方社会。已经获刑的西安东滩社区原主任于凡便是“典型”:该村在同开发商签订合同时,于凡提出,必须将价值数千万元的部分工程交给自己承揽,且费用远高于市场价格。之后,他再将工程转包出去,攫取巨额利润,涉案金额累计高达1.2亿元。东滩村一些村民说,于凡平时为人霸道,在村里说一不二,没人敢挑战他的权威,就连党支部书记都要“让他三分”,基层党组织几乎被他“架空”。 “地方豪强”与地方黑势力、乡村混混以及政府官员等利益相连,共同组成基层灰色社会。

责编:吴正丹、杨佳